• 茶业形势分析:质、量双涨 利润缩小

    2015-03-03 11:17:51

5月15日-17日,由海峡两岸业交流协会组织的产业形势分析及发展座谈会在安溪举办,来自福建省内各设区市的海会会长和部分叶专家、企负责人及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

 本报记者受邀全程跟随海峡两岸业交流协会领导考察了安溪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出席产业发展座谈会。福建产业目前处于什么状况?在现有经济、政治背景下,企“急切需要转型升级”,思路有哪些?具体怎么做?

 在17日举行的产业形势分析会上,海峡两岸业交流协会副会长陈依炳做了《参加中国叶流通协会春产销形势分析会情况汇报》。

 报告指出,2013年全国及福建省内叶大体呈现产量和质量双提升的态势,中南地区园扩展趋势明显,但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因素影响,全国范围内高端销量和价格都有较大幅度下降,中低档受消费驱动,销量有所提升。

 今年春生产提前园种植面积增加

 2013年入春以来,全国除了云南、四川和贵州部分地区受高温干旱影响外,大部分叶产区呈现暖春的气候条件,叶生产利好,采摘期较去年提前5-15天,湖南提前30天,我省提前10天。

  预计,全国春产量73万吨,同比增加8%。安溪春产量约2.35万吨,同比增长5%左右。2013年全国叶产量可达73万吨,预测叶总产量可达185万吨,同比增长约3.35%。

 近几年各省普遍重视产业发展,贵州、湖北、湖南等省份发展尤为迅速。根据2012年数据,贵州现有园面积520万亩,计划十二五末达到1000万亩,湖北现有面积410万亩,河南信阳面积210万亩。我省现有园332万亩,居全国第五位,园总产量32.1万吨,居全国第一位,毛产值150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安溪园60万亩,产量6.7万吨,涉总产值101亿元;宁德园约100万亩,产量7.5万吨,年销售收入78.44亿元)。

 叶总体质、量提升岩、白、普洱价格上涨

 2013年全国气候状况平稳,适宜叶生产采摘,同时因为大力推进生态园建设、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加工水平等措施,叶的总体品质有所提升。武夷山、福鼎因为叶采制期天气良好,部分岩、太姥银针等青质量明显提高。

  宁德第一季度青价格同比增长10%,白芽奇兰、金牡丹品种单芽价格达260元-340元/公斤,同比增长60%。武夷山品种因为产量减少,市场认可度又比较高,所以价格上涨较多,牛栏坑肉桂的青收购价涨到每斤460元,总体上涨幅度约30%。普洱价格普遍上涨10%-15%,其中小区域名价格飙升,如冰岛古树鲜叶每公斤高达1200元,同比上涨50%,临沧昔归鲜叶每公斤420元,同比涨75%。

  除了上述类因市场热捧,青价格上涨外,其他地区的大部分青和干毛均出现价格下跌,总体跌幅在10%-30%。

 高端遇冷利润空间缩小

  市场销售方面,全国总体呈现降温趋势。

 北京、上海、广州、济南等地市场人气不足,高端礼品销售明显下降,商家反映礼品订单比去年少了一半以上,中低档受消费驱动,销售比较平稳,四月份后中低档销量逐步增加。预计整体销售影响不大。

 在产区方面,高档不但销量减少,价格也下降二至三成。高档名优绿价格跌幅20%-30%,部分产品超过50%。

 另外,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对于叶生产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用工难直接导致劳动力费用上涨,进一步压缩叶利润空间。本报记者孙鹏伟通讯员林育金文/图

 链接

 4月28日下午中国叶流通协会汇报了《2013年全国春产销形势分析报告(讨论稿)》。中国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指出:根据当前产业的生产特点与发展趋势,中国产业应当开拓发展思路,借助体制创新,提升生产效率;保证质量安全,夯实发展基础;提倡合理布局,调整生产规模;坚持市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借助科技创新,减少同质现象;拓展销售方式,疏通营销渠道;积极发展深加工,提高科技含量,促进传统业向现代业转型,加快我国业的现代化、产业化进程。



来源:雅茗居茶文化网

云南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