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派出所的变迁

    2015-03-31 10:27:01

派出所的变迁

  张念炜 通讯员  

1950515日,昆明市公安局颁布了派出所组织暂行规程和办事细则,自同年6月起,先后建立了小南门、近日楼、万钟街、小绿水河、珠玑街、环城东路、盘龙路、鼎新街、太和街、状元楼、东站共11个派出所。

“如今,很多派出所的名字,即便是公安系统的人,也都不记得了。”说起当年这些盘龙区内派出所的名字,76岁的金永祥还是如数家珍。“随着昆明市行政区划的变更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派出所有过5次大的变动调整。”

 

 

五次变动调整

盘龙分局最初有一、五、六、八共四个分局,下设11个派出所。19514月,新增敷润桥、兴华街、维新街3个派出所,万钟街、小绿水河两个派出所因地址变迁,更名为甘公祠街、绥靖路派出所。至此,盘龙辖区已经有14个派出所。

“到19537月,甘公祠街派出所划出归并四分局,东站、状元楼两个派出所合并更名为拓东路派出所,维新街、鼎新街两个派出所合并更名为南强派出所,撤销敷润桥、兴华街两个派出所,其辖区裁并到珠玑、太和、环城、长春等4个派出所。到那时,盘龙辖区里只剩下9个派出所。”

金永祥介绍,到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撤销近日楼派出所,其辖区划并到小南门、长春两个派出所。这样,盘龙区所辖区域里基本定型为8个派出所。

之后,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和“文革”时期,曾两度将小南门与长春、金碧与南强、太和与拓东、珠玑与环城8个派出所,合并为长春、金碧、拓东、盘江(即环城)4个派出所。之后,又恢复为8个派出所的建制。

1982年以后,盘龙区城市建设向东、南、北方向的城郊结合部开拓发展,又相继建立了董家湾、东站、东华、穿金路4个派出所。到1989年,盘龙区共有12个派出所。”金永祥掰着指头历数着辖区派出所的变迁。

 

在改革中前行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的发展和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派出所的体制与勤务也在不断变革。

金永祥说,19506月,派出所创建之初,派出所的设所长1人,副所长12人,下有户籍民警、治安民警各若干人。在开展户口管理基础业务建设的同时,仍沿用民国时期遗留的守望所。由治安民警坚持全日24小时轮流上岗执制。

1951314日,昆明市公安局决定,派出所应以户口管理为中心任务、实行分户口段管理的治安责任制。派出所增设内勤干事3人,分管户口、治安、特口(材料档案)业务,规定每个户口段管理户口不得超过250户。盘龙区共划分为107个户口段,取消治安警,增加户籍警,废除治安警到守望所上岗执勤制,改由户口段的户籍民警组织治保会,开展群众性的治安防范活动。

之后,公安部对公安派出所工作细则曾做过3次规定和修改:19569月,盘龙区公安分局正式成立,分局建立中共综治委员会,派出所成立党支部;196111月,大规模的群众性镇反运动基本结束,派出所工作转入正常化,全面开展各项基础业务建设,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派出所增设政治指导员,增加治安警23人,专职担负治安管理业务,每个户口段的户口管理增至500户。

1981年,在整顿城市社会治安中,派出所承担部分刑事案件的侦破任务,盘龙分局相应在派出所增设刑侦民警23人,成立刑侦组,每个户口段管理的户口增至700户。到1987年,派出所增加治安警和刑侦民警,组建由户籍、治安、刑侦三警合一的分片治安联勤制,每篇管理户口达1500户以上。

“至此,派出所成为各警种结合的多功能的战斗实体,以保卫辖区一方的平安。”金永祥说。

 

历史最悠久的派出所

“小南门派出所,是盘龙区成立最早的派出所之一。”说到辖区成立最早的派出所,金永祥介绍:“小南门派出所是19506月建立的第一批派出所,原址在胡国门右侧,曾迁至启文街16号,现在云兴路5号。辖区面积0.35平方公里,涉及15条街、37条巷。”

当时,小南门派出所辖区有威远街农贸市场、庸道街花鸟市场、青年路振滇百货商场;南屏街、正义路南路是昆明市金融、贸易中心;以近日公园为核心,建有市百货大楼和地下商场等建筑物,呈立体型发展。人口高度密集,市容繁华,人车川流不息,社会治安情况复杂,各类案件发案率高,占居全市各派出所之首。

“小南门派出所由于整治思想和业务基础工作扎实,一直是省市公安战线上的一面现金旗帜,分别于1959年、1979年、1982年荣获公安部授予的全国现金单位和文明单位称号。1987年在‘严打’斗争中,荣获昆明市首届春城卫士杯,先后涌现出丁正方、高自才等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光荣出席全国和省、市公安机关召开的表彰会,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副部长胡之光曾先后亲临该所视察。”

金永祥介绍,除了小南门派出所,像长春派出所、南强派出所、金碧派出所、珠玑派出所、环城东路派出所、太和街派出所、拓东路派出所等,都是盘龙分局成立较早的派出所,也是盘龙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警卫线路的重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