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破疑案 追逃伏凶有新招
2015-03-31 10:31:13
抽丝剥茧破疑案 追逃伏凶有新招
通讯员 杨建龙 黄国庆
近期,大理州境内先后发生了两起撞伤人的交通事故。肇事后,肇事者都选择了逃逸,并千方百计隐藏逃匿,试图逃避罪责。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大理州公安局交警部门民警追逃的脚步已随之而来,经过几经波折的反复,斗智斗勇的较量,案件真相终于被揭开。
“微信”化身破案利器
2月19日,大年初一。午饭过后,洱源县三营镇石岩村6岁的小攀跟着父母到县城赶街,节日里浓浓的喜庆氛围笼罩着洱源县城,幸福和欢喜洋溢在这一家人的脸上。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惨祸正在悄然逼近……
下午16时许,正当小攀准备过马路时,一辆摩托车快速冲了过来,将小攀撞倒在地。随后,摩托车快速离开,不见了。小攀的父母立即招呼倒在血泊的她,并报了警。
接到报警后,洱源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茈碧湖中队的民警立即赶到现场。本以为发生在闹市区的这起逃逸案应该很容易侦破,可经过对小攀父母及周边群众的走访发现,由于事故过程发生太快,大家都没能够提供出有用的破案线索。事故现场上也没有留下有用的痕迹,甚至连刹车印都没有发现。事故现场附近的监控虽然拍到了肇事车,是一辆由两个年轻人乘骑的黑色大运牌摩托车,但没有悬挂号牌,且车上两人的样子有些模糊。
民警又调取了沿线的监控视频,寻找这辆摩托车的行驶轨迹,却发现肇事摩托车出了县城北门,到了国道214线后就消失不见了。
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下竟没有有用线索,没有号牌的摩托车、模糊的肇事者,不知去向的行驶轨迹,这一切谜底缠绕在民警心底,难以解开。
2月21日,距离事故发生已经过去了三天时间。在围绕大运牌摩托车进行海量的排查走访时,民警突然想到了当下盛行的新媒体“微信”,一条妙计在民警心中很快酝酿成形。民警将视频拍到的肇事者图片进行截图,整理成协查通报后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发布。1个小时后,朋友圈的转发量达到了几百条,几乎看到信息热心网友的都在转发。
2月22日,有群众认出了民警微信“朋友圈”里发布的嫌疑人,立即向民警报案。民警经过详细了解后,确认群众举报的对象就是肇事者。正当民警准备前往抓捕时,肇事者赵某在其父亲的陪同下来到了公安机关自首。
模拟实验揪出肇事者
3月5日,农历小年。下午时分,祥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民警在祥云县禾庄线上忙碌着,大家找来大货车,沿着公路反复开动、计时、计算。这是一场有关追逃的模拟实验。
当日上午8点27分,祥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下庄中队接到报警称,在禾庄线K11+350处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骑摩托车的男子被撞伤,伤情严重,肇事车已经逃离了现场。事故中,受伤的男子约40多岁,腿部被碾压断裂,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民警在现场发现,现场留有一辆二轮摩托车和一条刹车印迹。走访得知,撞上摩托车的很可能是拉沙的大货车。因为事发前后,有群众看见当时好像有两辆拉沙的大货车在事故现场停留过,但这条路上经过的拉沙大货车很多,目击者难以准确说出车辆的详细信息。
根据这一线索,民警立即赶往附近的3个沙石场,试图找到与案件有关的信息。经过排查,几个沙石场对运输货车登记台账混乱,要想从几百辆运输沙子的大货车中排查出肇事车,不仅难以进行,而且还浪费时间。而此时,医院传来消息,被撞伤的男子经抢救无效死亡了。
为尽快破案,民警立即调整案件侦破方向,将中心转移到肇事车辆行驶的路线上。民警发现,肇事车逃离现场后要经过一个摄像卡口,而这个卡口就距离事故现场不远。同时,民警经过详细调查得知,这起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基本可以确定是在当天8点10分。民警找来大货车,采取空载、满载等多种情况从事故现场出发开至卡口处进行模拟实验。经过反复推算,民警得知肇事车从案发地至卡口需要2到3分钟,于是,民警从监控画面中成功锁定了两辆嫌疑大货车。
虽然从监控视频中看不清肇事嫌疑车辆的号牌,但民警还是根据车身标志、车门字等信息准确锁定了这两辆车,一辆是“福田金刚”牌货车,一辆是“大运”牌货车。接着,民警沿着这两个品牌车辆的销售渠道找到了这两辆车的车主。经过排查,民警锁定了“大运”牌货车就是当日的肇事车。
3月7日下午,民警与驾驶这辆“大运”牌货车的驾驶人李某某取得了联系。3月8日早上,李某某赶到祥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接受询问,交代了其肇事逃逸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