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绍斌:心中只有老百姓
2015-04-01 09:53:18
秦绍斌:心中只有老百姓
■通讯员 高 峰
滔滔牛栏江畔,有一个集鲁甸县最高海拔3356米和最低海拔568米的镇——梭山镇,境内山高坡陡,岩大谷深,历史上多次发生山体滑坡,故被形象地命名为“梭山”。
由于工作条件艰苦,治安状况复杂,许多人都不愿意去这里工作,但鲁甸县公安局梭山派出所所长秦绍斌知道,这里的群众最需要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在梭山派出所,秦绍斌狠抓队伍建设,严打违法犯罪活动,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民警的精神面貌发生明显转变,辖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派出所工作受到群众的肯定和支持。
打击犯罪出重拳
梭山镇是鲁甸最边远的贫困山区镇,交通状况较差,信息闭塞,社会治安形势严峻。
2014年春节第一天,正好是秦绍斌刚到任的第5天,正在值班的秦绍斌接到报警:梭山镇妥乐村一名十岁女童何某在一片竹林里被人糟蹋了。边远山区居然发生这样的恶性案件,秦绍斌感觉到身上压力很大。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还被害人一个公道?如何更好地平复被害人及家属的心情?秦绍斌边思考着这些问题,边向鲁甸县公安局汇报。同时,组织所里有限警力到案发周边调查、走访。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当天晚上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立即组织实施抓捕,案发不到24小时就得以成功告破。
为了让群众过上平安的生活,秦绍斌担任所长以来,始终把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每次部署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他总要结合辖区具体的治安情况,及时调整打击策略,采取公安机关高压严打与人民群众治安防控相结合、派出所主动出击与村委治保组织加强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打”字出头、防控先行、多措并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危难面前冲在前
2014年7月7日7时许,秦绍斌在鲁甸出差办事,突然接到鲁甸县公安局指令:“乐红镇红布村发生泥石流,请快速前往救援。” 由于红布村距离梭山镇较近,因此警令先下达给梭山派出所。
情况十分火急,秦绍斌放下手里的工作,一边向梭山方向奔去,一边安排值班民警赶往现场救援。从鲁甸县城赶到受灾现场有80多公里,沿途山路崎岖,弯多路窄,并且当天还下着瓢泼大雨,而秦绍斌赶到红布村对面的黑石村时仅仅用了一个半小时。
到达事发现场,看到不少房屋的屋顶瓦面被石块击穿,屋内、屋外走道堆满了厚厚一层泥浆,一名群众倒在血泊中,已经没有呼吸。秦绍斌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警戒,一边安抚死者家属,一边组织人员进行排危抢险,防止二次受灾。紧接着又沿着山坡往红布村红岩社受灾严重的张国清家方向进发。
到达张国清家后,映入眼帘的只是一个有两个篮球场大的泥潭,半点也寻不到房屋的影子,泥潭上侧的山崖上,浑浊的山水仍在顺着山沟往下喷涌。
就在秦绍斌带领民警设置路障,劝导情绪激动的亲属进入危险地带的时候,空着肚子在泥泞山路穿梭4个小时的他身体虚脱,一下摔在地上。
战友们把秦绍斌架着扶在周围一户村民家,喝了点水,闻迅赶来的医生敲了两支葡萄糖针水给他喝下。半小时后,秦绍斌终于缓过神来,随即又投入救灾“战斗”。就这样,通过秦绍斌带领全所民警紧急支援,乐红红布泥石流灾情得到有效处置。
群众安危挂心间
2014年8月3日,鲁甸县龙头山镇发生了6.5级地震,给全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灾难,牛栏江上游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随时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8月3日晚,梭山派出所接到指令,全力以赴组织梭山辖区的12个社,2500余群众紧急转移安置。
时间紧,任务重,危险大,牛栏江堰塞湖水位以每小时1.1米的速度暴涨,库容以每小时近20万立方的速度增加,随时有决堤溃坝的危险。民警在组织群众转移安置过程中,生命也同样受到威胁。秦绍斌带领民警毫不畏惧,把自身安全置之度外,与时间赛跑,分赴前线,组织群众安全、有序、快速撤离。
在转移过程中,部分群众对危险认识不足,出于各方面的顾忌,不理解,不愿意转移。秦绍斌就耐心解释,劝导,拿出电话查询出新闻读给群众听,承诺将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呼吸共命运,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安置过程中,由于涉及人员众多,道路不通,物资匮乏,后勤保障极为有限,秦绍斌把雨伞让给了群众躲,把有限的干粮和饮水让群众吃喝,把有限的救灾帐篷让给群众住,干粮吃完了,秦绍斌没有让群众饿肚子,他想办法弄来了土豆,在烈日的暴晒下找来了干柴,生火烧土豆给群众吃,之后陆续找来了炊具和部分食物,组织群众在野外生火做饭……就这样,秦绍斌陪同群众克服各种困难,时刻把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组织带领群众在野外安全度过了5个日夜。
当地群众说:“在为难时刻,秦绍斌总能在第一时间想到老百姓,确确实实是一个心系群众的好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