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百姓的夫妻警务室
2015-04-14 11:52:31
植根百姓的夫妻警务室
记 者 胡勇恒 通讯员 吕林彦 邱 玲
在风景秀丽的宣威市靖外村委会,临街的蓝色二层小楼是这条街上标志最明显的建筑物之一,而在这小小的院落里,有两张人们熟悉的面孔。他,从青涩的毛头小伙到健硕稳实的中年汉子,19年间,他用执着和坚守,见证了靖外这块热土的世事变迁,用责任和使命保卫着一方百姓的安宁与和谐。他就是宣威市公安局西宁派出所靖外警务室驻村民警符泽悟。而另外一个人,则是符泽悟的妻子——协警浦仕艳。

19年坚守护一方平安
提起符泽悟,在靖外恐怕是没多少人不认识他,一身藏蓝色警服永远干净整洁,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符”。个子高高的他1989年参加公安工作,1996年1月来到靖外,当时的靖外还是宣威市的一个乡镇,自始建派出所起,他的身影就没有离开过这里。2008年行政区域调整,靖外镇撤并西宁街道办事处,靖外派出所也随之撤销,建立了靖外警务室,符泽悟毅然主动申请留在了警务室,并以警务室为家,住了下来。
靖外警务室位于宣威市西郊山林地区,距离市区15公里,是周边5个村委会的中心警务室,辖区辖常住人口4800余户,18900余人,是云南省最大的驻村警务室之一。虽然辖区人口不多,但地广人散,分布在山里的几个村委会距警务室的距离均在10公里以上。多年来,符泽悟和妻子以警务室为家,24小时驻守,常年行走在为各个村委会调解民事纠纷、帮助辖区群众处理日常事务的路上。正如他常说的那样:“行政区划变了,级别变了,但老百姓没变,老百姓的事没变,我们的工作职责也没变。”
“在符泽悟的管辖区,就没有街痞流氓的说法,就连偷盗摩托车的现象都比以前少了很多。马街村委是1300多户的大村,去年马街村委会只丢失过3辆摩托车,而且每年各种各样的纠纷,没有他们夫妻俩是处理不了的。在当地,大家都认可符泽悟,他为人正直,所以他总是胆气很壮,辖区做坏人坏事怕他,可对老百姓却是个好心肠。”马街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徐天林说。
“夫妻档”的别样从警生活
在符泽悟的背后,有这样一个默默理解支持着他的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妻子浦仕艳,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符嫂”。多年来,浦仕艳一直无怨无悔,相依相伴。为了不影响符泽悟的工作,又能一家团聚,她带着他们的孩子在靖外街上开了一家理发店维持生计。每天理发店打烊后,符嫂就成了警务室的打杂员,扫地拖地抹凳子,遇到夜里有群众报警求助时,还充当符泽悟的辅警人员兼“保镖”。
“我的父亲就是个警察,所以我了解警察这一职业。嫁鸡随鸡,只要他工作得安心和开心,一家人能够在一起,我觉得就是幸福的。”浦仕艳对家的爱和对公安工作的理解支持打动了公安局的领导,2013年3月,宣威市公安局党委聘请了浦仕艳为靖外警务室的辅警人员,协助符泽悟开展警务室的各项工作。名正言顺成了公安队伍中的一员,浦仕艳笑着说:“他当民警守一方平安,我当协勤守着他。”
有了浦仕艳的陪伴和帮助,符泽悟在警务室的工作更得心应手了。在矛盾纠纷调处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蛮横不讲理的当事人,多次的工作无效果,沉稳的符泽悟内心不免也急得跳脚。每每此时,符嫂总能为他出点子,找出调解的办法,遇到难缠的妇女或者是符泽悟的男性身份不便调处的矛盾,符嫂还亲自上阵,帮助他顺利调解。
2014年的一起弃婴案中,浦仕艳正是利用自己女性的身份和作为母亲善良与真诚打动了嫌疑人,成功化解了可能会发生在两个家庭之间的难解矛盾。今年2月14日傍晚,符泽悟查获了一名涉嫌纵火的犯罪嫌疑人,由于只有他们夫妻俩在警务室,如何押解嫌疑人到派出所作进一步的调查处理,这成了一个难题。而此时的浦仕艳俨然如一个训练有素的老民警一般,控制、上铐、搜身、押解,硬是和符泽悟一起驱车将犯罪嫌疑人安全地押送到派出所。
符泽悟说:“对于靖外,我是熟悉的,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农村警务室开展基础性工作也是我的长处。唯独愧疚的是对不起妻子,几十年了,从来没有带她出去旅游过,很多时候连周末也要把她拉进工作中去。如今,22岁的儿子也去当兵了,我心里多了一份宽慰,在这里工作起来更安心了。”
真情实意暖了众人心
在靖外的5个村委会有着这样的一个惯例:每逢村委会或村民小组开会,都会来邀请符泽悟参加,请他对辖区近期的一些治安状况进行通报,并让他给出一些治安巡防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样的惯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见证了符泽悟深入到各村各寨和群众中工作的点点滴滴。19年间,哪家哪户遇到不解的难题时,大家都喜欢来找符泽悟咨询,请他给出出主意,完全把他当成了自家人。
2012年8月,有村民在靖外磨盘山发现了一头走失的耕牛,随后,符泽悟在辖区发布了招领公告,等待失主前来认领。可3天过去了,一直拴在警务室的牛却没有人来认领,符泽悟只好将它寄养到警务室旁唐某的家中。从农村走出来的符泽悟深知一头耕牛就是一个农村家庭的半边天,他坚持为耕牛寻找主人。在辖区群众和当地媒体的帮助下,一个月后,牛的主人来了,竟然是与警务室辖区接壤的落水镇一村民的,直到村民把牛牵走,符泽悟才放下了心中记挂。
由于靖外警务室所辖区是传统的农耕村庄,在这里,案子不多,纠纷却不少,每年平均有30件左右的因土地、房屋等形成的各类矛盾纠纷。面对这些矛盾纠纷,符泽悟自有一套化解的方法,用他的话来讲就是要坐得住,要有耐磨功夫,把自己摆进那场矛盾纠纷中去考虑当事人的想法,把群众的事当做是自己的事来解决。这时候,他常带着自己的妻子去做工作,用“不嫌群众椅脏、不嫌群众食粗、不嫌群众语钝”的“三不嫌”工作法,让自己和5个村委的群众打成一片。
站在靖外警务室的小院里,朗朗的读书声阵阵入耳,这是从离警务室不过百米的靖外中学和明德小学里传出来的。符泽悟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到这两所学校去转转。逢学校周末收放假,符泽悟还会与辅警人员一起到学校周边街面上去巡逻,学校的老师学生们都喜欢这个免费的“保安”兼安全宣传员。在明德小学做了5年的保安刘启湘说:“明德小学跟警务室只有一墙之隔,由于当地外出打工的人多,小学里大多是留守儿童。平常小的问题我们可以处理,但遇到麻烦问题,就只有依靠警务室,依靠符泽悟夫妻俩了。接触多了,渐渐地我们也成了工作上的好伙伴,私下里的好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