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察是咱家里人”

    2015-04-21 12:03:03

“警察是咱家里人”

——德宏公安机关用爱浇灌民族团结进步花

人民公安报记者 罗力生

锣鼓敲起来,象脚鼓打起来,圣水泼起来,数十万各族群众聚集在中缅友谊馆前芒市广场。412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20多万各族群众,又迎来一年一度的傣族泼水节,德宏警方出动警力1200多人投入安保。

德宏州公安机关围绕加快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坚持打防工作围绕民意走、警务紧随民生动、扶贫瞄着精准做,全力维护着“孔雀之乡”的安宁,少数民族同胞亲切地称“警察是咱们的家里人”。

 

生活在“孔雀之乡”真幸福

“在边境德宏,绝不允许有暴恐案件的发生,打防工作必须围绕边境安全稳定,以群众安全感为出发点来谋划,所有的警务工作都要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大局出发。”谈起民族地区的公安工作,德宏州副州长、公安局局长马闻谈了自己的见解。

昆明“3·01”暴恐事件发生后,德宏州公安局一次性配备9辆“PTU警务机动单元”,建立了8个紧急事件处置固化单元警务亭,全面加强城区治安巡防工作。调整近300警力进入巡特警队伍,整合全州公安、武警和联防队等力量,形成公安武警联巡+群众巡逻+视频巡逻等巡防模式,实行24小时全天候巡逻防控,全力保障群众的安全。

公安的打防工作都要围绕民意转,民众反映什么问题多就围绕什么开展打击。德宏州县两级公安机关建立起集有线、无线调度、计算机信息、电子地图、综合控制等多个子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指挥系统,巡防工作形成了“信息化主导、扁平化指挥”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警务指挥效能、快速反应能力、合成作战能力、整体防控效能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通过网上巡防抓获网上在逃人员13人,对犯罪人员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此外,通过开展“冬春百日会战”等专项行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严厉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德宏被誉为美丽的“孔雀之乡”。目前,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族群众、外地来投资和旅游的客人,都夸赞生活在这里是件幸福的事。

 

民生举措奏响爱民固边最强音

“全州公安机关要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多做保民安、惠民生、利民益的实事,警务工作要围绕民意转,公安工作要以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标准。”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马闻局长这样告诫大家。

德宏公安机关以民意为“指挥棒”,围绕打造民生警务,打造让群众安全的“满意牌”,打出一系列的“组合拳”。

德宏州县两级公安机关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做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着力服务群众的民生警务。减少行政审批项目,行政许可由原来的36项减少为31项,管理服务项目由原来的53项减少为48项。出入境管理部门推出了8项便民服务新举措,特快专递,直接送达;短信提醒,免费告知;护照补发,当日办结等举措都深得人心,群众纷纷赞许。

“平时买菜停车方便么?有没有巡防队来这里巡逻?”在中缅边境瑞丽市综合农贸市场,马闻局长与菜农的对话,引来群众现场献策。“我们希望警察多来巡逻几趟,摩托车就不会丢了。”针对群众提出的市场内的治安,交通,消防安全等问题,马闻等现场为群众一一作出解决承诺。

“将群众办事的渠道由‘面对面’拓展到‘键对键’,用‘信息在网上跑’替代‘群众在路上跑’,我们还将加大现有资源的整合力度,进一步优化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办理、审批环节,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最大限度的方便群众办理各类公安业务。”位于州府所在地的芒市公安局局长杨边强显得信心十足。

       

“公安民警是我们的家里人”

德宏州公安机关坚持把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生活难题作为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扶贫瞄着精准去做,为困难群众实实在在地办实事、解难事。在全州定点帮扶的近30个少数民族村寨中,累计帮助群众打井20多眼,为4个贫困村安装入户自来水管道,为5个贫困村改造乡村道路,解决了少数民族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等困难。

20145月,陇川县公安局得知保平村要建盖一党员活动中心,需要资金23万元,却因资金缺口较大而迟迟未能动工,陇川县公安局多方筹款15万元相助。不到三个月时间,党员活动室的大楼就在村寨落成。通往村寨的土路也建成水泥路,少数民族群众唱起了幸福的歌谣。

201412月,德宏州公安局投入资金38万元修建了南怀村连通两岸的大桥,这条桥的建成,解决了6个村民小组2000多人出行难的问题。

走在德宏境内的村村寨寨,看到是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喜悦变化,公安机关用爱浇灌出了一朵朵盛开的民族团结花,少数民族群众逢人都说:“警察是我们的家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