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永坤:永做百姓贴心人

    2015-05-05 11:48:58

李永坤:永做百姓贴心人

  胡勇恒 通讯员 唐新华  

 

“两岸青山相对出,一脉秀水迤逦来。盘山公路72道弯,凤凰花开红似火。”走近“滇中铜都”易门县绿汁镇,沿江两山壁立,悬岩峻谷,奇险如画。由于绿汁江穿境而过,故名绿汁镇。

 作为易门县公安局绿汁派出所所长的李永坤,在此崇山峻岭中已经工作7个年头了,一路从副所长、教导员到所长,他把青春、感情和爱心全部倾注到了这块热土上,被当地老百姓誉为的“绿汁守护神”。

 

用“扎口袋”战术保百姓平安

绿汁镇地处易门县城西部,与双柏县大庄镇、法脿镇、安龙堡乡,峨山县大龙潭乡接壤。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附近几个乡镇群众的报警电话不时会打到绿汁派出所来。而像安龙堡临近绿汁的辖区,派出所民警赶来要一个小时左右。于是,先期处置警情成了我们之间不约而同的共识。”李永坤介绍,在辖区的打防管控上,绿汁镇主要以绿汁江两岸延绵分布,进出绿汁的主要交通要道为东西两个出口,因此实行“扎口袋”的方式,一旦发生警情,两头一扎,就等着犯罪分子钻进口袋。

近年来,绿汁派出所在李永坤带领下,还先后与周边的四个派出所建立了协作机制,约定一旦辖区发生流窜作案、跨区域作案以及驾车作案等,及时向协作单位发出通报,联动开展设卡查缉、布控抓捕等工作。

20137月,绿汁镇连续发生多起电瓶被盗案,获取线索后,绿汁派出所及时向周边派出所通报了案件情况和犯罪嫌疑人逃窜方向,仅4个小时,犯罪嫌疑人就在双柏大庄被截获。

 据统计,自开展警务协作两年来,就联动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同时,在有效的防范机制下,绿汁派出所的刑事案件也由2009年的60余起下降到2014年的16起。

 

只要下功夫,没有破不了的案

2009年初,刚来绿汁派出所4个月的李永坤就遇到了这样一个案子:绿汁镇半坡村50多岁的村民陈有良家的耕牛被盗了。

“陈有良家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陈有良的妻子差点哭昏过去。当时,耕牛是他家最值钱的东西了。我们看了很心酸,由于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为了破这个案子,我们跑了近3个月的时间。”李永坤回忆说。

经过不断调查走访,最终,李永坤在一家企业临近路面的视频监控里发现:有一辆小货车在事发当天夜间3点的时候,在必经半坡村的路上往返出现过,由于灯光灰暗,视频只拍下了一个模糊的形状。

为了找到这辆车,李永坤带领民警在辖区周边寻找蛛丝马迹,反复围绕这一线索开展工作,经过不断比对,细心的李永坤发现这辆车的一侧有一个三角形的锈印。

李永坤带领民警,跑了周边3个县后,终于在双柏县法脿镇找到了线索:法脿当地倪某就有一辆类似的小货车,而且是个专偷牛羊的惯偷。历时3个月后,为陈有良追回了7000元损失。

“当看到陈有良一家接过赃款时的高兴神情,我们感觉很欣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李永坤说,当时指认现场的时候,听说抓到了偷牛贼,半坡村一个村子的人扛着锄头铲子就冲上来要打偷牛贼,在民警的劝说下,大家才停了下来。

经过这件事后,李永坤也与陈有良一家结下了深厚友谊。每每提及此事,陈有良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夸李永坤好样的。

 

百姓永远的贴心人

由于境内蕴藏着储量丰富的铜、铁、钴等矿产资源,绿汁曾是上世纪全国有名的八大铜之一——易门矿务局所在地。近年来,随着铜矿资源面临枯竭,2002年易门矿务局改制并迁出绿汁镇后,人员大量外迁。

“当年,来自全国各地几万工人及家属进驻,他们有的在这里落地生根,留了下来。”李永坤说,现在最让他揪心的是矿上留下来的老职工及家属,由于大部分年龄偏高,很多家属子女都不在身边,缺乏照看。

闲暇时间,李永坤总不忘到小区转一圈,跟老人们聊聊天,问问治安好不好,力所能及帮助他们解决烦心事。

今年70多岁的职工家属张奶奶,独居在职工小区的3楼上。上了年纪有健忘症,出一趟门就会忘了带钥匙,因此每次都是隔壁邻居打派出所的电话来帮忙开锁。开得多了,张奶奶干脆配了一把钥匙放在派出所。

绿汁镇小木奔村退休干部张寿龙告诉记者:“小木奔距镇上有7公里,不管是周边发生治安状况,还是交通堵塞,我们都会直接打电话给李永坤。他们出警很快,而且李所长没有架子,很随和,每次到小木奔,都会主动到家里来问寒问暖,警民彼此之间配合很默契。”

2014年年底,张寿龙见河边的一辆白色轿车停了很久,感觉很蹊跷,于是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李永坤。李永坤前往查看后,发觉是一辆昆明被盗车辆,随后联系了昆明警方,并与失主一道把车开走。

“作为一个昭通人,且安家在易门县城,虽然一年能回家陪老婆孩子的时间只有40多天,但回想这些年在绿汁工作的点点滴滴,我喜欢上了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更喜欢这里的老百姓。”李永坤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