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马车上班
2015-05-05 11:56:28
坐马车上班
记 者 张念炜 通讯员 杨 勇
1990年7月16日,20岁的程立梅在昆明市警校培训4个月后,被分配到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龙头街派出所上班,成为一名正式民警。“那时,昆明北市区还到处是大片的农田。我从小坝到派出所上班,要先倒两次公交车到黑龙潭,之后换乘马车才能到龙头街。”
26年后的一个上午,阳光暖暖地照进龙头街派出所的窗子。人到中年的社区民警程立梅,想起从警之初的岁月,脸上还洋溢着无限的眷恋。
坐马车到派出所上班
龙头街派出所最早是在龙泉镇政府里面办公,六七间房子拥挤狭窄。当年,和程立梅一起分到龙头街派出所的还有两人,加上之前的9个民警,共有12名民警,辖区有80多平方公里。
程立梅的家在小坝,每次上班都很麻烦。“要先从小坝坐10路车到火车北站,再倒9路车经龙泉路绕过茨坝到黑龙潭。到黑龙潭后,要转乘马车才能到龙头街。那种马车还不是随到随走,一定要等够人才‘发车’,最多的时候要等到10人才走。有时候,坐在马车上就要等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从家里到派出所上班,基本上要两个小时才能到。”
为此,程立梅就不再每天往返,选择住在了派出所,以所为家。那时候,派出所里还有3名女协警,在一间小屋子里既办公又住宿。程立梅入住后,实在挤不下一张床了,就找了一个折叠床,挤在房子中间。
程立梅住宿的那间小屋子,也是派出所的机要室和电话室。屋子里摆着很大一个电台,还有一台手摇式电话。凡是打进打出的电话,只要说出要找的单位,龙泉镇政府的接线员便会帮着接进接出。所以,直到现在,程立梅都不知道当时的电话号码是几位数,也不知道当时任何单位的电话号码。
躺在折叠床上数星星
当时,程立梅是龙头街派出所成立以后进来的第一位女民警,所以大家都宝贝似的照顾着她,她和几个女协警也很关心那帮“哥们”。在休息时间收来大家的床单,洗干净后仔细铺好,把那帮“哥们”感动得“涕泗磅礴”。
“那时,派出所有个不成文的约定:每个新民警到派出所报到时,派出所都会组织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所领导都会说一句‘欢迎你来到这个家’。就是这句话,温暖了我们那帮年轻民警。直到现在,我都将派出所当成自己的家。”
当时,派出所还没有食堂,就在镇政府里搭伙。考虑到有时候民警办案回来晚,没地方吃饭,程立梅就买了些面条啥的放在屋子里给大家救急。
有时候,民警半夜三更才忙完回来,程立梅睡眼惺忪地开了门,就缩回自己的折叠床上。那间屋子很小,几个民警进来就转不开身了。没办法,几个小伙子就连人带床地将程立梅抬到院子里先待会儿,还嬉皮笑脸地说:“我们煮面吃了就出来,你先数会儿星星吧。”
还别说,躺在院子的折叠床上的程立梅还真没事可做,只能缩在被子里抬头数满天的星星。直到几个“哥们”用电炉子煮完面条吃饱了,才七手八脚地再连床带人将她抬回屋里,帮她碰上门,她才能安心休息。
一所变八所的“裂变”路
“当年我们那帮年轻人,逢年过节抢着值班,即便结婚的民警也不想独自回家团聚,就将家人带来派出所和年轻人一起过年。后来,龙泉镇政府搬迁后,派出所才独立开伙。给我们做饭的尹阿姨,担心回家过年我们就没饭吃了,索性将老公和孩子都喊来,带着过年的食物与我们一起分享。”
程立梅说,当时派出所也就一辆老吉普和两辆微型车、两辆五羊摩托车和一个偏三轮摩托车。“那辆吉普车算是豪华车了,基本上都是民警办案用,就连所长都很少能坐上。每逢开会的时候,所长都是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去。”
说起那辆老吉普,程立梅还讲了一个笑话:有一次,7个男民警和2个女民警出去抓了5个吸毒嫌疑人。于是,14个人便硬生生地全部挤进了那辆老吉普里。开车的时候,前车轮都是一翘一翘地,连挤在车厢尾部的嫌疑人的脸都吓白了。路上,还遇到了一个民警的舅舅。那辆老吉普‘喘着粗气’停下时,9颗脑袋一起伸出窗外喊“舅舅”。那位舅舅莫名地看着两排的脑袋,愣是看了半天才算是找到他外甥。
在龙头街派出所26年的时间里,程立梅在所有的岗位上都待过,而且每个岗位都做的风风火火。25年时间里,程立梅送走了10任所长,也看着派出所在不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26年时间里,随着辖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一个派出所已经不能胜任治安管理工作。这些年里,龙头街派出所慢慢发生着“裂变”:从当初的龙头街派出所,陆续“衍生”出了金星、映像、月牙塘、红云、金辰、长青、龙泉派出所。从一个派出所到现在的八个派出所,程立梅见证了其中的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