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充满阳光和正能量

    2015-05-19 11:12:58

这里充满阳光和正能量

  张念炜 通讯员  

“感谢天地,化育之恩;感谢祖国,保护之恩;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教诲之恩……”在一间墙壁上贴满学生绘画和“团体契约”的“教室”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一字一句地念着这篇简短的感恩词。他每领读一句,站在他对面穿着识别服的13个男孩就跟着念一句。

这一幕,是在昆明市五华区看守所监区的一间特殊“教室”里。在这里,志愿者何如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为这些未成年孩子做着帮教工作。

 

相互坚持与接纳

“你们觉得大家在一起要怎么相处啊?”“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相互真诚待人……”在看守所监区的“社会工作站”里,昆明市红嘴鸥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社工志愿者部部长李春香带着志愿者何如、安心、黎隆金,在为孩子进行着帮教课程。

安心老师正在为她的学生们讲课, “你们认为自己能为团队做些什么呢?”所有的孩子都陷入了沉思,教室里安安静静。

从事心理咨询服务的安心作为红嘴鸥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的社工志愿者,从2013年至今,已经持续在五华区看守所服务了600多个小时。除了偶尔几次脱不开身,安心几乎每周都坚持给这些孩子上课。

“通过引导让同学们懂得自我认知,懂得换位思考,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则。现在的年轻人很容易冲动,做事不顾后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志愿者就是通过引导,教他们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以后能冷静处事、平稳做人。”这是安心最大的心愿。

在课堂上,老师们会通过播放视频,讲解《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引导学生去观察自己,反思自己,关注身边发生的事。71岁的何如老师和他的学生黎隆金,是在去年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师徒俩运用传统的国学教育,教孩子们励志,学会孝顺父母,学会贡献社会。“除了传统国学教育,黎隆金老师还会教同学们用瑜伽放松术来调整他们的紧张情绪,缓解刚进看守所时的紧张和不适应。”李春香介绍。

 

相互感恩与配合

“我们会给每位同学发放一个笔记本作为作业本,每次上完课我们都会给他们布置作业。通过这些努力,同学们有了很大进步。这些孩子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不少是小学、中学毕业后就出来‘闯江湖’的,在学校根本不会好好完成作业,但是现在会认真完成,并在作业后面加上自己的思考和收获。”

黎隆金介绍,我们给孩子们买来字帖,让他们在闲暇之余练练字,很多孩子写字越来越工整了,还会用很漂亮的字给我们写感谢信。

昆明市红嘴鸥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成立于2014319日,是西南地区首家由团组织培育孵化、专业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红嘴鸥青年事务服务中心现在有300多名志愿者、服务者,主要由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律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学教育者组成,重点开展对青少年群体的服务管理工作。和五华区看守所合作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时间了,取得了明显的帮教效果。

“和孩子们之间的沟通,也是经理了一番曲折的。”李春香介绍,刚和孩子们接触时,他们的态度比较冷漠、甚至是有些抵触,对于老师们的提问及互动也一般不回应。在这种情况下,志愿者们没有放弃,反而增加上课的频率。从每周的2次增加到4次,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

三个月后,志愿者发现了这些孩子在慢慢转变。从最初的冷漠、僵硬到见了老师会笑着打招呼,主动问好。在孩子们接受了志愿者之后,才慢慢敞开了心扉:他们以为这些志愿者像“别人”一样,只是来看他们一眼、拍拍照、走走过场而已。但后来慢慢发现不是这样,老师是在用自己的知识来帮助他们,才慢慢改变了看法。

   

相互沟通与温暖

说起这些孩子们,李春香总是为他们感到可惜。

2014年,14岁的小刘到了看守所。从交流中李春香了解到,小刘今年16岁,当时在酒吧工作,因为与人打架被拘留。由于小刘在青春期没有得到父母的关心,导致了小刘的自暴自弃,缺失法律意识,所以刚进看守所时十分郁闷,想不通为啥打个架就会进看守所,加上不适应看守所的生活,抵触情绪很严重。

一段时间后,通过志愿者和监管民警的疏导,小刘慢慢明白了自己犯下的错,开始接纳民警和老师的教育引导,还会将自己的心里话写在作业本上。志愿者也会认真地写回信与他沟通,告诉小刘没有哪个父母是不爱自己子女的,只要自己平平安安,父母才会感到幸福,慢慢解开了小刘的心结。

“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因为被朋友教唆斗殴,或者为了一点小钱去抢劫,甚至贩毒。”分析这些孩子误入歧途的原因,李春香认为,最直接原因是家庭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家长和学校的引导十分重要,有时只是一步之差,能成就一个孩子,也能伤害一个孩子。加上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得到同伴的支持和认可,朋友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很大,在交友时也需要通过家人、学校的指导慎重选择。

“犯了错的孩子不等于笨孩子。”做志愿者以来,李春香慢慢发现,这些孩子大都很聪明,头脑灵活,这在小组讨论中体现的十分明显。“在民警和志愿者之间,民警教育孩子规范,教育他们做人准则,像是‘严父’;而志愿者则与孩子打成一片,用涓涓细流温暖他们,则更像是‘慈母’。所以,只有在‘严父’和‘慈母’共同的管教和帮教下,这些孩子才能早日走出心理的‘阴霾’,重新沐浴在温暖明媚的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