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做实民生警务回应群众新期待
2015-05-19 11:28:45
剑川做实民生警务回应群众新期待
通讯员 杨 梁 宋金友
近年来,剑川县公安局以民生警务为导向,着力提升纠纷调处、专业打击、治安防范和管理服务能力,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切实回应了人民群众新期待,提升了人民群众满意度。2014年,剑川县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中,名列大理州第二、全省第十八。
加强组织建设 夯实管控效能
在加强组织建设中,建立矛盾纠纷三级调处机制。按照矛盾纠纷管控在源头、处理在基层的思路,在全县9个乡镇实行以“公安派出所主导、乡镇协同、白族世居代表参与”的一级调处机制,建立9个调解室;在村社实行以“社区民警主导、村委会协同、村民代表参与”的二级调处机制,建立96个调解室;在民族聚居村寨实行以“驻村民警主导、村组协同、群众威信代表参与”的三级调处机制,建立12个村寨调解组织。
其次,加强维稳信息员队伍建设。按照“不安定因素在哪里,维稳信息员队伍就物建到哪里”的思路,在全县9个乡镇分别组建维稳信息员队伍,不断拓宽信息源头,提升预知预警能力。
严打违法犯罪 优化治安环境
坚持破大案与管小案、打现行与快追赃并重,全面提升打处效能。2014年,全县共立刑事案件392起,破案243起,发案数同比下降13.8%,破案数同比上升9.4%。
强化综合整治,持续治理 “黄、赌、毒”问题,有效净化社会环境。2014年,共查处涉赌案件88起、涉黄案件18起,处理涉赌涉黄违法犯罪人员184人,移送起诉5人。收戒吸毒人员52人,连续12年实现无毒巩固县。同时,强化旅馆业出租房屋网吧管理。严格落实旅馆业和网吧等行业“实名”管理登记制度,每周1次对全县32家旅馆、7家网吧和6家洗浴场所进行全面清查和暗访抽查,共查处违规违法27起,全县出租房屋申报和备案3992户,治安管理责任状签订率达100%。
织密防控网络 提升防控能力
成立巡特警大队,建立武装处突单元,组建应急处突队伍,强化实战处突演练,落实县城24小时值班备勤、屯警街面机制;形成巡特警与派出所日常武装巡逻、局机关值班民警与武警夜间上路武装巡逻等多层次巡控网络,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投入500多万元,启动视频县城、重点乡镇监控一期和剑兰公路视频抓拍系统建设,安装高清监控探头246个;在沙溪派出所、交警大队建设2个可视化勤务室,进行24小时视频巡逻,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协助破获刑事案件1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全县共组建9支共176人的治安应急巡防队,治安、交通和消防协警243人,综治协管员204人,校园专职保安181人,有效提升社会面群防群治能力。
强化管理服务 打造民生警务
为做实做强社区警务工作,实行社区民警专职化和兼任“村官”警务工作新机制,共建立54个社区农村警务室,配备专职社区民警54名、协警108名,社区农村警务室民警参与社区农村工作。在全县6个农村派出所组建交警中队,全县9个派出所按照“1名专职民警、1名驻所消防文员及3至5名辅警”模式组建派出所消防中队,实现乡镇交管、消防全覆盖和城乡治安、交通和消防公共一体化管理服务。
在窗口便民利民措施方面,户政、出入境、车驾管、消防等服务窗口落实“马上就办”制度,推行延时、预约、上门、下乡等便民利民服务举措,窗口服务群众满意率达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