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热血铸警魂

    2015-06-16 09:58:03

青春热血铸警魂

——追记弥勒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法医瞿谊

通讯员

人物档案:

瞿谊,男,汉族,生于1980年5月15日,现年34岁,贵州省惠水县人,2005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一级警司警衔,生前系弥勒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事故预防处理中队法医,二级警员。2011年他被评为弥勒市公安局先进个人,2012年荣获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二等奖,2013年被评为优秀交通民警,2014年被弥勒市委评为优秀政法干警。

 

执行公务途中不幸牺牲

2015511日晚,弥勒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大雨即将来临。2053分,弥勒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称:在秀河线白沙坡竹园加油站路段一辆三轮车撞到一名老人,指挥中心迅速指派交警大队竹园中队出警处置。

民警赶到现场发现老人已经死亡后,迅速将情况反馈交警大队。交警大队立即指派法医瞿谊与事故中队中队长童建兵前往处置。瞿谊驾驶警车载童建兵从弥勒城区出发,前往竹园镇处理交通事故。路上,天空下起了滂沱大雨。想到战友们还在雨中执勤,想到事故当事人还在雨中等候,瞿谊和同事一刻也不敢停留,继续冒雨前往。

2239分,当行至石锁高速公路弥勒白沙坡路段K1231+500米处时,一辆红色重型仓栅式大货车突然失控追尾,导致瞿谊驾驶的警车与其它三辆小车连环相撞。而瞿谊经过弥勒市人民医院医生现场抢救无效后不幸牺牲,倒在了他为之耕耘不辍的红土地上。

他生命的指针永远定格在了34岁,而这一天离他35岁的生日仅仅只有4天。

 

勤奋好学的“业务能手”

“还原事实真相,协助办案民警侦破疑难案件。”瞿谊凭借深厚的法医学功底,独当一面,为案件的侦破起到了关键作用。

2006年,弥勒市江边乡一村子外的树林内发现一名已经死亡的男子,因该男子死因不明,家属情绪激动。瞿谊临危受命,成为了勘查该具尸体的主要责任法医。他通过与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及调查走访等证据的相互印证,最终证明该死者系自杀身亡,消除了家属的疑虑。

法医是一项艰苦而寂寞的工作,对人的身体和意志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瞿谊怀着对法医工作的满腔热爱,在刑侦法医工作岗位上苦苦追求探索。不管面对的是臭气熏天的腐尸,还是在气味令人作呕的垃圾堆或臭水塘里搜寻物证,他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

据不完全统计,20052011年瞿谊在刑侦大队技术中队工作期间,共出勘各类现场1500余起,法医理化检验200余例,出具尸体检验鉴定报告800余份,法医临床鉴定报告1000余份,为侦查破案提供了准确的技术支持,为诉讼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瞿谊在刑侦大队工作长达7年,7年的理论钻研和实战历练,使这位小伙子锻炼成了刑侦战线上的“业务能手”。

 

千锤百炼成“警中学者”

“法医工作就是运用医学技术对与案件有关的人身、尸体、物品或物质进行鉴别并作出鉴定。为疑难交通事故案件及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提供最直接、最有力的线索和依据。交通事故现场具有开放性、破坏快、取证难等特点,信息和线索稍纵即逝,法医勘验必须一步到位,慢不得也疏忽不得。”这是瞿谊对自己岗位的认识。

2012324020分,弥勒市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一人受伤,伤者送往医院一周后医治无效死亡。事发后,肇事司机及保险公司得知死者生前有严重肝硬化等疾病,便声称当事人系病死,不同意案件移诉和赔偿调解等事项。“进行尸检,让受害者给我们提供证据。”瞿谊提议。征得死者家属同意后,瞿谊通过细致全面的解剖及病理检验、病历资料审阅后作出检验鉴定:系在肝硬化的病理基础上,因全身广泛多发性的机械性损伤并发肺部感染及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在证据面前,受害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案件顺利办结。

一组数据记录了瞿谊在交警法医工作岗位上的足迹:20118月至20153月,3年半时间,瞿谊到达交通事故现场500余次,检验尸体306具,临床活体检验500余人,出具法医类鉴定书600余份,协助侦破疑难交通肇事案件12起……

 

浩气长存天地间

512日一早,瞿谊牺牲的消息迅速传开。这一天,微信朋友圈里除了悲痛还是悲痛,所有人都不敢也不愿相信这个事实。

“他是我带过的法医专业中最用功最刻苦最爱钻研的小师弟,总是那么热情、仗义、执着,他还那么年轻,怎么说没就没了。” 当听到瞿谊牺牲的噩耗,曾经和瞿谊一同工作过的刑侦大队大队长钱光立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足足愣了5分钟。

瞿谊的同事刘立荣在微信中伤感地写道:“他的敬业、友善、谦和……历历在目……再过两天就是他35岁的生日了……可现在却和我们阴阳两隔,沉痛的心情无以言表,亲爱的战友,一路走好!”

在瞿谊办公室隔壁调解室工作的同事李俊东听闻噩耗感慨不已,一直含着热泪念叨:“我们还说好今天要一起讨论案件,我还有好多问题要向他请教。”李俊东说,瞿谊在调解工作中总能做到证据确凿,理直气壮,调解成功率大幅提高,赢得了当事群众的好评。

同事何旭回忆说:“出事前几分钟我还跟他通过电话,短短几分钟后我就接到电话说他出事了,我还说不可能,我刚跟他通过电话,我再次拨打他的电话却一直没人接听。到现场时,我看到他靠在驾驶位上,大声叫他,旁边的人说他已经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