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胆”英雄李锋强
2015-07-17 10:03:16
“孤胆”英雄李锋强
通讯员 邓志香
在云南的边陲小城,沧源县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所长李锋强已不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坚强的依靠和一个守护港湾。116次跋山涉水历经险阻的成功解救,让拐妇女儿童重回家园的这个佤山汉子赢得了称赞,赢得了信任。他是云南公安战线有名的“孤胆”打拐英雄、被称之为“佤山妇女儿童保护神”。
 
任重道远打拐路
一场令人触目惊心的“抢人”拉锯战……他一手拭去满脸唾液,一手紧紧拽住被拐妇女董某的手,突破重重围堵。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几经转车换站才摆脱了买主汪某家人的追踪,直到登上了返回云南昆明的列车。深夜安静的车厢,神情憔悴的被拐妇女董某终于放下了忐忑的心情,沉沉睡去。而他,依然神情警惕,丝毫不敢懈怠。
这一幕,就是2011年7月28日李锋强受命,孤身一人前往千里之外的甘肃省解救回乡的第106名被拐妇女时所遭遇到的“抢人”拉锯战,也是李锋强认为的和平年代人与人间最残酷和心寒的“争斗”。然而这一切的发生,他甚至习以为常并时刻做好应对准备。
江苏、山东、湖南、山西、河南、河北、浙江等多个省市和100多个县区,7万余公里的土地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历尽艰辛万苦,破获拐卖儿童妇女案件85起,打掉拐卖犯罪团伙9个,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拐卖儿童妇女犯罪,解救被拐妇女儿童共113名,让百余个家庭破镜重圆。
主动请缨初战告捷
李锋强打拐第一次解救的是两名16岁的花季少女。2004年10月,沧源县公安局接到一名佤族群众的报案求助,称他家的娃娃被人骗到了江苏省,正在涟水县一个农户家中作儿媳妇,时常被捆绑在家中,正在受着折磨,请公安局解救。
沧源县公安局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将被拐少女解救出来。李锋强主动请缨,和战友从沧源出发,辗转7天7夜赶到了涟水县。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找到并解救出被拐卖的两名佤族少女。看着两名被拐少女与亲人重逢的喜悦和泪水,李锋强第一次深深意识到,作为人民警察的崇高职责。
打拐路上充满艰辛,李锋强带队侦破的首起沧源县盗卖幼儿案尤其如此。2007年,沧源县的肖女士报案称,一个叫老艾的人抱走了她的儿子。李锋强带领民警四处寻找,并前往耿马县调查老某的下落。嫌疑人得知消息后连夜逃跑,李锋强和同事扑空了。8月15日,在耿马县勐撒派出所的帮助下,将在逃的嫌疑人抓获,其供述已将小孩卖给人贩子张某高和杨某兴,并意外地解救回另一名被盗卖的沧源籍小男孩。经过一个多月的风雨兼程,李锋强带领民警成功破获了沧源首起盗卖幼儿案,摧毁盗卖幼儿团伙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
群众眼里的“贴心人”
从警22年来,李锋强都和群众特别“投缘”,他总喜欢到少数民族寨子开展走访活动。村民们也从不把他当外人,有什么事都爱跟他说,碰到困难也都愿意找他。
在打拐工作中,李锋强每解救回一名被拐妇女儿童,其所遭遇到的不同摧残都深深铬在李锋强的的心上,内心就更多一份牵挂和责任,于是常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到被拐人员家中开展回访帮扶工作,被少数民族群众称为“贴心人”。
2008年的一天晚上,李锋强和一位民警完成工作任务后,骑摩托车回家途中,看到翁丁山寨60多岁的岩老老大爷在山路上艰难行走。他想到老人这么晚了一个人在山上走路不安全,便让战友下车等候,自己骑着车把老人送到了十多公里外的家里后,才返回来接战友。此后,岩老逢人便夸李锋强。
李锋强为群众不惜余力,慷慨解囊,但他在办案中却是一个十分勤俭的人。
7年时间里,李锋强为单位节省办案经费达30余万元,受到了战友们的一致赞誉。在秘境临沧、边陲佤山到处传颂着这位打拐雄鹰的感人事迹,人们为佤山有这样一位“打拐雄鹰”和“贴心人”而感到欣慰与骄傲。
回音壁
盘龙分局龙泉派出所全力打造平安枢纽宣传效果良好
7月10日上午,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龙泉派出所所长杨勇,旅店专管民警林春华,社区民警、北部汽车综合管理工作站站长张豫等人,走进云南广播电视台交通之声“午间关注·云南警方在线”开展直播访谈;下午走进云南警方三微发布大厅与网民互动交流。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7月13日15时:云南信息报、云南警方周刊、云南网、云南广播电视台、和讯网等新闻媒体对相关情况作了报道;云南警方网发布相关信息2篇、图片14幅;云南警方三微平台对相关信息进行了刊发。其中云南警方微博开展“打造平安枢纽、传递公安正能量”为主题的微访谈,共发布相关信息16条,收到网友提问38个,回答网友提问31个,微博被转评100余条,阅读数达到16万余人次;云南警方微信发布相关信息1条,图片9幅,此信息被“今日头条”采用,大量网民阅读;云南警方手机报共发布相关信息2条、303字。
通过媒体的集中宣传,龙泉派出所的治理工作受到广大网民的充分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