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省公安机关创新机制强力提升案件侦办水平

    2015-08-07 13:14:04

科学指挥  专业研判  分类侦查  准确办案

全省公安机关创新机制强力提升案件侦办水平

记者 鹿晋芸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不断健全完善“科学指挥、合成作战、现场必勘、专业研判、分类侦查、准确办案”工作新机制,有效提升侦查破案能力和执法办案水平。

 

强化改革创新意识

省公安厅党委高度重视,召开全省刑事侦查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打击刑事犯罪工作,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张太原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全省刑侦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今后一段时期刑侦工作指明了方向。会议结束后,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迅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昆明、红河、普洱、文山、保山、大理、临沧、曲靖、玉溪、西双版纳等地先后召开全州(市)刑事侦查工作会议,部署推动打击犯罪新机制,及时制定出台一批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工作机制和办法。各地通过机制运行、合成作战、调研督导、集中学习、举办培训等多种形式,引导民警在日常工作中融入“刑侦强,则公安强”、“刑侦工作事关国家安全、事关司法公正、事关社会稳定”等理念,进一步强化打击犯罪“主业”意识。

 

最大限度聚集资源

全省公安机关围绕“大案同步上案,小案按需上案”的总要求,树立集约化理念,健全合成作战长效机制,提升了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整体合力。强化“大案”集中攻坚,组织开展严打严重暴力犯罪专项行动,连续破获了曲靖“2.06 持枪抢劫案、楚雄“6.17”和昆明“6.25”暴力袭警案、红河“7.10”持枪杀人案等一批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共破获八类主要刑事案件6217起,同比上升1.3%。破获八类现行命案519起,现案破案率达94.54%;强化“小案”规模打击,红河、保山、大理等地专门针对“盗抢骗”等侵财犯罪在打击团伙、系列、跨区域、地域性犯罪工作中的瓶颈问题,专门成立由刑侦、技侦、网安等部门联合组成的“合成侦查队”,实行按需上案制度,延伸合成作战领域,不断创新类案打击模式,为破案打击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以来,全省共破获侵财案件46133起,同比上升4.8%;共打掉各类侵财犯罪团伙297个,抓获团伙成员1217人;共抓获流窜作案成员7619人,同比上升1.2%

 

狠抓专业情报研判工作

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着力推动实现“信息资源向情报产品有效转化、情报产品向打击成果有效转化”。在省、市、县三级公安刑侦部门成立了案件研判中心和案件研判室,今年以来,省级情报研判中心依托刑侦情报随岗培训工作机制,分4个批次,为全省培养了近30余名专业研判骨干,同时开发建设了“刑侦网上作战平台”,具备了案件筛查、人员筛查、关系分析、团伙研判、系列案件研判等专业研判功能,并进一步整合了多项刑侦业务资源,积极对接全省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和警种数据,将整个工作流程分为专业研判、侦查经营、集中打击三个环节,目前,该机制运行以来,共打掉20余个跨州(市)犯罪团伙,破获案件150余起,同时,为3起“4.29”专案提供了重要情报支撑。

 

实行勘查“一长四必” 制度

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指导各地把现勘工作作为提高侦查破案水平的瓶颈和突破口。各地均成立了“一长四必”工作领导小组,制发了实施方案,其中昆明市公安局呈贡分局和安宁市公安局2家试点单位实行“一把手”负责亲自主抓,积极解决现场勘查队伍人员、经费保障、装备配备、专业培训等问题,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勘验率100%的目标。根据案件性质、勘验条件等因素,刑侦总队按照“分级分类”的要求,将刑事案件现场分为三大类,明确勘验主体相应责任,最大限度整合现勘力量。今年以来,全省共勘验现场72613个,勘验率达57%,同比提高7%;十类案件现场累计新增录入22843条,勘验率达115%,同比提高6%。三是“必采必比”增加比中串并结果。全省累计提取录入手印痕迹物证3671枚、足迹4021枚、生物检材5023份、视频信息200条,以上痕迹物证的提取录入数量均同比上升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