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片小磁卡 安了百姓心

    2015-08-07 13:17:24

盘龙警方在小区安装庭院防盗门,为居民配发磁卡钥匙——

一片小磁卡  安了百姓心

通讯员  

“王旗营小区是个老旧小区,小区的22个庭院都是开放式的,道路四通八达,导致盗窃案和抢夺案件高发。就连居民之前晒在院坝里的被单,也都会被人顺手扯走……现在,社区民警协调物管给每个院坝安装了庭院式防盗门,居民凭磁卡进出,这些偷盗抢夺的事情再也很少发生了。”说起老小区的变化,王旗营小区万全里的住户张大爷笑得合不拢嘴。

 

严整治安乱点

“多年前,从灵光街等处搬来的拆迁户大量涌入王旗营小区。在22个院坝的88栋楼房里的4030户居民中,困难户、下岗职工、出租户和孤寡老人占了很大比例。因为住在老小区里的居民收入普遍较低,导致当时每平方2角的物管费,很多人都交不起。加上小区门卫形同虚设,没有单车棚,所以电动车被盗、入室盗窃、尾随抢夺、打架斗殴等案件高发。因此,王旗营小区也成了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小坝派出所最头疼的问题。”

小坝派出所所长杨中云介绍,因为盗窃和“两抢”案件的高发,派出所也将王旗营小区列为重点整治单位。为了彻底根治王旗营的“顽疾”,派出所也想了很多办法。“如何将开放式小区有效地封闭起来,将犯罪嫌疑人挡在院坝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起初,派出所试点安装对讲式单元门。“安装对讲式单元门后,试点单元的治安情况有了很大缓解。但是,这种单元门成本有些高,每户居民要出到170元,物管还要承担一部分费用。对于小区住户来说,170元也是不小的负担。为此,试点工作以后,推广起来却阻力重重。为此,我们开始积极探索其他途径。”

后来,受城中村安装家庭防盗门的启发,派出所组织民警实地考察,感觉可以将城中村的防盗措施放在老小区里推广。于是,在王旗营推行庭院式防盗门的任务,就交给了小坝派出所社区中队负责人陈云生。

 

小磁卡安了居民心

早在2013年时,为降低王旗营警务区的发案数,派出所组织警力和物管保安,采取蹲点守候、加强巡逻等办法。两个多月时间里,虽然收到了一些成效,但也把大家累得够呛。往往是民警前脚巡逻过去了,窃贼后脚就溜进了四通八达的小区作案。即便民警得到消息后转回来,小贼们也早钻到小路溜走了。

“一定要将王旗营小区的22个院坝全部封闭起来,才能彻底改善现状。”作为王旗营警务区的社区民警,民警陈云生用尽各种办法和物管沟通。因为小区住户都是低收入群体,连2角的物管费很多都交不起,所以物管每年都在亏损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动员物管再出资安装全部院坝的防盗门,困难可想而知。

“陈云生是个有心人,他每次在参加物管的治安会议和培训保管员时,都会将近期辖区发案情况和王旗营小区的发案数通报给物管方。半年后,物管方也深感小区的发案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物管声誉和居民安全,所以,下决心试点安装庭院式防盗门。”

小坝派出所副所长龚雄伟介绍,庭院式防盗门安装后,物管为居民配发了电子钥匙卡,居民刷卡进出,一下子就杜绝了尾随进入的陌生人,庭院的防盗效果一下凸显出来。

 

发案率明显下降

试点效果出来后,其他院坝的居民也纷纷向物管要求安装庭院式防盗门。在一年的时间里,王旗营小区的22个院坝中,除了居委会自己守护的一个院坝没有安装防盗门,其他21个院坝全部安装了庭院式防盗门。王旗营小区从开放式小区转换成“封闭式”庭院后,“六类”刑事警情直线下降50%,起到了良好的安全防范效能。

日常工作中,陈云生还坚持打防并举,组织巡防5人、小区保安5人,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发案高峰期公开巡逻防范和开展安全宣传防范,达到了震慑犯罪、减少发案及降低刑事警情、增强群众安全感的目的。

同时,他还依靠社区工作站、小区物管及辖区单位等建立群防群治力量70人,完善小区安防设施,加强视频监控值守,构建治安防范体系完备、群防群治网络健全、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满意的平安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