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赢得信任和支持
2015-08-21 15:56:47
昆明市公安局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分局大渔派出所
真情赢得信任和支持
通讯员 张大磊
“平时,民警深入辖区社会单位和村户,全面摸排涉及拆迁改造、土地征用和农民工讨薪等矛盾纠纷隐患,并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将纠纷隐患发现在源头、化解在本地,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对于辖区内的矛盾隐患,昆明市公安局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分局大渔派出所所长张强这样说道。
大渔派出所正是站在群众的立场看问题、想办法,日积月累,辖区群众越来越信任和支持派出所工作。近年来,共排查出不安定因素100余起,收集上报维稳情报信息300余条,成功化解处置了古滇国项目开发征地拆迁,邓家庄村、月角村整体拆迁安置,海晏村1080亩蔬菜大棚拆除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隐患20余起。因预警及时,化解得当,辖区再未发生过群体性事件。
群众工作设身处地
目前正在修建的21号路,最初在施工中发生了不少事。
“刚开始,挖掘机才开始施工,群众就躺到沟里不出来,喊着让挖掘机从身上挖过去。无奈,工程只好暂停,大量的施工设备被滞留现场。尤其是水泥搅拌车,里面的速干水泥要是在50个小时内不倾倒出来,整个水泥罐就会凝固成一体,损失惨重。”张强介绍说。
获悉情况后,张强立即赶到现场,蹲在沟边和群众沟通,但群众躺在沟里不理不睬。于是,张强跳到沟里,给群众发烟,一点点开导着大家。后来,大家都坐起来聊天,看着都被尘土吹成了土地爷,大家都哈哈笑起来。一些群众说:“张所长,你这种和我们坐在沟里聊天,太委屈你了。”“不委屈,只要把大家的事情处理好,不让你们受委屈,身上飞点土算啥!”听着张强的话,大家说:“得了,莫让所长跟着我们遭罪、为难了,有啥子我们去派出所商量吧……”
后来,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21号路的修建过程中,再没有发生群众阻拦现象。
大妈不让儿子给民警添乱
去年年初,月角村20余名村民因对道路施工的灰尘、噪声较大不满和对“迁村并点”土地丈量有误解,准备到呈贡新区行政中心上访。
大渔派出所民警得知情况后,迅速赶往行政中心,与村民同时到达信访局。一名年轻人看到民警来了,跳出来大叫:“你们来抓我嘛!”并伸出双手,做出被铐的样子。话音刚落,一位大妈当头就给他一巴掌。民警上前阻止说:“大妈,不能乱打人。”大妈说:“我就是要打他!他是我儿子,怎么能来这里和民警捣乱。”然后,转身对其他群众说:“我相信民警会帮我们解决问题,大家回去派出所慢慢解决吧。”
后来,在派出所协调下,工程施工方、管理方向村民解答了土地测量问题,赔偿了村民因灰尘覆盖蔬菜地而遭受的损失。同时,停止了夜间施工,并立即购进了一台洒水车,每天三次在道路上进行洒水降尘。由于派出所及时协调,使施工方和群众的矛盾得到了化解。
老上访户和民警成了朋友
之前,辖区石城村居民李汝明是个有16年上访历史的老上访户,乡镇领导听到他的名字就头大。张强刚来派出所的时候,有些人也提醒他:“李汝明还是少理他,那人纠缠不清。”
张强不信邪,不避讳,主动找到李汝明了解情况。看到派出所所长到自己寒碜的小屋里来聊天,用自己脏兮兮的碗喝水,李汝明看到了张强和别人的不一样,掏心掏肺地说了自己的经历:原来,张强和前妻生有3个孩子,但后来因为家庭贫困,妻子领着3个孩子走掉了。后来,李汝明又遇到了一个女的,在一起同居,还生了个小男孩。
之后,那个女的说回去办办户口,回来好好和他过日子。但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留下了他和儿子相依为命。为了孩子的户口问题,李汝明不停地找村委会、民政部门。但是,村里人都知道他之前有3个孩子,坚决不同意给他最小的孩子再落户口,怕影响大家的分红问题。民政部门也因为他不能提供女方的具体情况,所以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为此,李汝明16年来为此事到处上访,成了附近最难缠的“钉子户”。
听了李汝明鼻子一把泪一把的讲述,张强的心里也是沉甸甸的。后来,他去学校了解情况,李汝明的孩子李小龙的老师很惋惜:“孩子学习成绩很好,要是因为户口问题不能继续读书,就太可惜了!”老师的一番话,更让张强感到了压力。
接下来,张强和派出所的领导带着社区民警,轮流到街道、社区做工作。经过多次努力,相关部门同意准予李汝明孩子落户,但不参加社区分红。最后,李小龙的户口落在了大渔镇环湖东路1号,这个户口地址是派出所的公用户。
“本来,公用户是给外地民警和协警准备的临时户口地址。想不到,我们没用上,李小龙倒是成了我们公用户的第一人。”张强笑着说,既然李小龙成了“我们的人”,大家就很关心他,李小龙缺少文具了,学业需要辅导了,都是民警们来帮他。
在派出所办完落户手续后,李汝明激动地说:“这下孩子读书不用愁了,我真心感谢派出所,帮我解决了悬在心上16年的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