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心全力只为群众满意

    2015-09-18 10:58:06

全心全力只为群众满意

通讯员 杨  宋金友

大理市公安局按照平安大理、法治大理建设总要求,坚持民意先导,以问题整改为抓手,把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置于全局工作中推进,深入开展专项工作,全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

 

全局谋划

为让工作落在实处,大理市党委、政府领导和大理市公安局多次深入“两区一委”、各乡镇调研,专题研究平安建设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工作。

按照调研结果,大理市公安局制定了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方案,并成立领导小组,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哪些方面薄弱就加强哪些方面”的思路,多次召开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和专题部署会、推进会,精准科学推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工作。

组织开展“5·29”警营开放日活动,邀请400余名代表亲近警营,广进良言;协调州人民广播电台从6月至12月在FM102.7频率每月组织12场广播访谈活动,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接受监督。同时制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宣传方案,全方位、全覆盖宣传典型经验、打处战果、便民措施和先进事迹感人故事,共在《苍洱警视》、《警方在线》播出电视专题片4期。

 

回应民意

大理市公安局始终坚持严打严管严防严治和“打早打小、破大打多”方针,以专案侦查为突破口,组建打击“两抢”、入室盗窃、盗窃摩托车电动车、扒窃、丢包诈骗、色抢色盗等侵财性犯罪6个专案组,将80%的精力和警力投入到侦破民生案件中。2015年上半年,共破获抢劫、抢夺、盗窃、诈骗类刑事案件625起,查处盗窃、诈骗类治安案件67起;追回装有“行车卫士”的被盗车辆51辆,追回率达86.4%

同时针对侵财性案件侦办难点,从证据采集、办案流程和执法监督入手,以审判为中心,加强案件定性、证据收集转换固定、报捕移诉、审判执行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切实提高打处、破案、追赃效果和案件批捕、起诉率。

在明确执法主体基础上,大理市公安局还强化环保等行政执法参与配合,完善考核、督办、问责办法措施,落实案件移送和执法监督,做好行政执法配合保障,积极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提升综合执法效能。

 

源头管控

围绕源头管控,大理市公安局加强涉稳涉安苗头性、倾向性、隐患性问题常态排查,强化风险评估和情报预警;从源头上规范执法行为,落实信访领导包案、单位包案和责任人包案制度,抓实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发挥窗口效应,从接处警、户政管理、行政审批等入手,开展“人民满意示范岗”、“美丽窗口”等文明创建活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持“警务评价公认化”,强化队伍养成教育,完善民意主导警务机制,健全警民沟通渠道,切实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水平。

按照“接地气、入民心、重实效”原则,以做实“四位一体”警务模式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治保会、调委会和乡镇治安巡防、专职消防队职能,抓实入户走访、矛盾纠纷调处、安全排查、治安巡防等基层基础工作,最大限度消除治安漏洞和隐患。同时以“6张网”、“5项工作机制”建设为抓手,最大限度地整合力量资源,减压违法犯罪空间,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政法综治牵头、公安承担主力、部门协同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治安防控格局。

 

常态推进

工作中,大理市公安局实行刑侦、技术、网安、情报、治安、宣传、派出所同步上案、合成作战模式,实行业务警种捆绑考核、责任部门定量考核机制,由分管领导联系挂钩、轮流指挥,形成“侦防一体、协同作战”局面,为实现大击效果最大化。

按照“一周一排查、一月一整治”要求,大理市公安局主动向工商、税务、环保、烟草、食药监等行政执法部门借力,联合开展清查整治行动;加强与检、法部门沟通协调,统一执法思想,研究破解难题。

研究出台打击和防范多发性侵财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和考评办法,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抢劫、抢夺、盗窃、诈骗等4类犯罪案件和盗窃、抢夺、诈骗等3类违法案件打处数逐年上升30%,查破案件数逐年上升20%,发案逐年下降10%的“两升一降”和案件打处数增加1倍,查破案件数增加70%,发案下降25%的目标。局党委成员、局领导则根据分管和联系工作实行分片包干,与市级政法部门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分成7个检查组,挂钩联系“两区一委”、各乡镇,加强督促指导,形成评估报告;于今年6月、9月组织开展2次安全感满意度民意调查,确保工作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