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公安机关破解边疆民族地区招警难留警难问题
2015-10-09 10:44:41
云南公安机关破解边疆民族地区招警难留警难问题
人民公安报记者 杨树华 马 燕 通讯员 马丽娟
近年来,针对云南艰苦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招警难、留警难和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省公安厅党委坚持问题导向,不等不靠,大胆创新,积极协调争取政策,着力推进民警招录培养机制改革,努力在破解边疆民族地区警力不足难题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子。
着力缓解基层警力不足矛盾
“一些边远贫困地区公安机关‘招警难’、‘留警难’,警力不足的现象非常突出。厅党委高度重视队伍发展建设,始终把警力资源补充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来抓,着力从源头上保证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李刚深有感触地说。
近5年,云南通过多种渠道补充新民警1.01万人,占全省总警力的16.5%,约占同期全省新招录公务员总数的26.2%。新录用民警中,大学本科文化程度以上的占78 %,公安院校毕业生占38.8%,有效缓解警力不足矛盾,改善了全省公安队伍结构。
特别是针对反恐任务繁重的客观实际,云南警官学院2014年新增招收了100名侦查学(反恐方向)招生计划,同时还专门增加面向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户口招生计划,2015年又面向边疆农村贫困地区和藏区增加民族公安专科招生计划50人。
积极解决人才匮乏难题
近年来,针对严峻反恐形势下公安机关专业人才匮乏问题,云南贴近实际,确定了以部属院校、云南警官学院公安专业毕业生和急需专业人才为重点的工作思路,全力抓好招录工作。除了积极动员本省生源和外省优秀生源到云南工作外,还坚持每年赴新疆、四川、西藏等地开展相关专业人才现场考录,同时针对厅机关计算机高级人才缺乏问题,赴全国10余所重点高校物色招考人选,吸引省外高级专业人才来滇入警。
针对当前反恐形势和特点对维汉双语人才的需求,云南省公安机关采取超常规方式,在全国率先面向新疆招收通晓维语的汉族学生到云南警官学院定向培养,面向我省13个州市招收高中起点考生到新疆喀什师范学院进行维语专业培养,使全省公安机关维汉双语人才紧缺问题得到逐步缓解。
至今已补充缅、越、泰、老、维、藏语等专业人才和法医、计算机专业人才22人,补充公安部属院校毕业生573人,补充云南警官学院毕业生2476人。并结合反恐实战需要,招录了一批武警部队反恐退役士兵充实到反恐特警队伍,反恐实战能力不断提升。
探索建立切合实际的招录体系
结合云南经济欠发达、发展不平衡、边疆少数民族聚集等客观实际,省公安厅在争取公务员主管部门支持下,公安机关招警政策体制机制不断建立完善。据介绍,在公安专业生招考方面,将公安专业统称公安技术列为二级目录,招录时专业条件设置为公安技术不受开考比例限制,为公安专业生的就业入警提供了最有利条件,有效缓解了公安专业人才的流失。自2015年开始,将法医、刑事科学技术等专业纳入特殊职位招录范围。东南亚小语种人才招考方面,既可通过全省年度公务员招录途径进行招考且不受开考比例限制,也可通过特殊职位招录途径简化招考程序进行招考。另外,针对边远地区招警难、留警难的问题,迪庆、怒江可限到本州生源,其中,德钦县可限到本县生源。其他州(市)可限制到云南生源,县级以下公安机关招警时可限到本州(市)生源。
云南公安机关警力资源补充的探索,有效破解了边疆民族地区招警难留警难问题,既适应云南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又确保了队伍的持续稳定。2010年至2014年,全省公安机关共补充警力10335人,其中,通过公务员(人民警察)招录途径补充警力的占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