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击犯罪更有力  服务百姓更便捷

    2015-10-09 10:55:47

打击犯罪更有力  服务百姓更便捷

——永平县公安工作改革记

通讯员  宋金友 常杨涓

永平县公安局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着眼于打基础、管长远,先后在信息采集、基层警务资源整合、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为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信息采集促案件侦破

为使基础信息反哺基层、服务实战,促进案件侦破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永平县公安局制定了《永平县基础数据采集责任分解机制》,并出台《永平县社会信息采集报送奖励办法》及《永平县公安局基础信息化采集、录入、运用考核奖惩办法》;建立了“四长四必”采集责任机制,对相关重点人员全部做到“六采”;在全县各乡、镇、村、组实行网格化管理信息获取工作,广泛物建了1000多名网格信息管理员。

依托各类采集到的基础信息,永平县公安局先后破获了“4·02”等多起大案要案,缴获毒品102.56千克。2014年至今,共办理涉枪案件2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8人,捣毁制贩枪支窝点2个,收缴各类枪支659支。并于近期成功破获了大理州第一起涉网组织淫秽表演刑事案件。

 

以警力整合促服务群众

20125月以来,永平县公安局不断探索运行派出所社区警、消防警、交警“三警合一”警务运行模式,截至目前,全县7个派出所完成了“五个统一”的警务运行机制,即派出所消防中队与派出所统一合署办公、统一接处警、统一值班备勤、统一服务群众、统一基础工作台账,由派出所所长统一指挥调度。

消防工作一直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曲硐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三警合一”之后,派出所将警务工作、消防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紧密结合起来,民警在开展日常巡查工作时,对场所消防设施、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进行安全检查,建立“户籍化”的消防巡查台账。构建了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三级联防”,建立消防安全巡查、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消防知识宣传等工作机制,在群众中成立义务消防队伍,定期进行消防常识和器材培训。永平县公安局还根据曲硐村的街道特点,进行了消防水源、消防通道、电网工程改造,并为派出所消防中队购置了便于出入狭窄街道的小型消防车。

 

以治安防控促社会稳定

织好“六张网”,永平县公安局在工作中,不断深入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网格化管理保障社会治安稳定。五年来,未发生暴力对抗群体性事件、因处置不当引发的涉警群体性事件、被恶意炒作的舆情事件。

完善街面巡逻防控网。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具体到点、线、部位的全天候“网格化”巡逻制度,通过等级防控模式,强化社会面管控,确保辖区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

建设城乡社区和村庄防控网。建立和完善社区警务工作运行机制,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巡逻守护、防范宣传和治安隐患排查整改等防范活动。上半年全县共建成社区警务室27个,配齐配强38名社区(责任区)民警,保安人员293人,治安积极分子200人。

建设单位内部和行业场所防控网。加强警企共建和警企联动,实行县级治安大队指导、派出所检查督促,单位自管自防为主的企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会同教育行政部门,督促中小学、幼儿园配齐配强保安人员,确保校园周边环境社会治安秩序平稳。

织密视频监控网。投资376.7万元,启动县城和乡镇公共视频建设工程,新建、改装覆盖县城及周边重点路段、要害部位的前端摄像机135个,进一步扩大了视频监控覆盖面。

“虚拟社会”防控网。加强网上重点人员的动态管控和网上舆情监控,积极推动落实网络网址、网民上网等实名登记措施,推进了非经营性上网场所安全技术措施的建设。

构建区域警务协作网。加强与外地公安机关之间,以及相关警种、派出所之间的警务合作,建立日常协作机制和应急联动指挥机制,通过定期通报交流情况,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有效打击跨区域违法犯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