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210工程”有效提升警务实战制胜力
2015-10-23 10:48:15
本报记者 杨树华 通讯员 王志先
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反恐斗争形势,红河州公安局党委提出了“1151”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中心: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突出一个重点:将严打暴恐、斩断通道作为重中之重;提升五种能力:情报信息的支撑力、社会治理的创新力、警务实战的制胜力、执法规范的公信力、服务群众的亲和力。紧扣“210工程”建设任务,以提高实战制胜力为目标,始终把装备建设作为提高队伍战斗力的有效途径,最大限度满足基层一线需要,把反恐处突能力作为落脚点,采取各项措施,强力推进“210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
反恐形势倒逼警务保障水平提升
昆明“3·01”火车站暴恐案件发生后,红河州被列为全国内地反恐重点地区。面对越来越重的反恐、应急处突任务,红河州公安局党委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按照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新常态下反恐一体化大格局的思路,部署推进十项重点工作,将反恐工作与基层基础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相结合,更加注重整体防控、专群结合;更加注重标本兼治、源头治理;更加注重主动进攻、先发制敌,全面推进平安红河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边境安宁。
为适应反恐新常态,红河州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警务保障建设,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制定出台了贯彻落实“210工程”的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细化了工作目标、任务和职责。
为使“210工程”建设有效推进,红河州公安局党委每年都专门召开党委会,总结、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解决“210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从全州公安经费保障、装备建设、基础设施、应急保障、基础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强力推进。
“加大反恐怖工作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已成为红河州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红河州公安局特警支队队长唐虎受访时说。红河州委、州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公安装备建设,批准州公安局成立特警支队,从2014年起至2017年,每年划拔600万元反恐专项经费并纳入州级财政预算。自2014年以来,全州累计投入反恐经费7000余万元,投资1.8亿元的反恐基地建设正顺利推进。
红河州警务保障处副处长陈骏深有感触地说:仅特警装备建设,2014年根据州局反恐的需要,投入486.8万元,购置了装备运输车、防暴装甲车、运警车,采购防弹头盔、战术防弹背心等特种装备38种;截止今年3月,又投入了114.62万元,为特警购置业务用车;同时,协助13个县市公安局办理特种车辆采购数十辆,较好的提高了基层反恐处突能力。
受访的民警普遍认为:现在警务装备得到了加强,即适用又实战,无论是在日常训练、巡逻、处突时心里都有底气,还提升了警务实战制胜力,保障了民警的自身安全。
提升警务实战制胜力
3月25日傍晚,开远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民警正对市内各街道进行日常PTU武装巡逻时,突然接到要求2组PTU武装处突单元赶赴开远市冷水沟村路口的命令,随即迅速赶往目标地点。民警获悉,一伙涉嫌偷越国(边)境的犯罪嫌疑人已乘坐一辆黑车进入红河州境内,当晚8时,当警方截获两名黑车司机时,4名涉嫌偷渡人员已不见踪影。
26日凌晨3时许,民警在县城发现其中一名嫌疑偷渡男子,面对民警的追捕,他竟然手持匕首突袭盘查民警,经民警两次鸣枪警告无效后,将其果断击毙。其余3名嫌疑人均无踪影,这给红河警方带来空前压力。“必须尽快抓捕在逃人员,坚决不让暴恐案件在红河发生。”指挥部下达命令。
为尽快消除潜在威胁,红河共投入警力620余人,发动群众20余万人,警车1000余辆,警用直升机一架,设置100余个公安检查卡点开展地毯式搜索。
经过7天6夜的鏖战,抓获2名、击毙2名涉恐人员。“3·25”案件的侦破,不仅仅是一起处置暴恐犯罪的成功案例,更是彰显红河公安严打暴恐犯罪的强大决心和能力。
“关键时刻,能冲得上、打得赢,发挥尖刀作用,这来自于他们平日训练与实战的积累。”开远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反恐中队中队长认为。自2006年以来,他作为教练、骨干、中队长,每天都与队员们一起刻苦训练,攀墙卧地从不含糊,通过他的言传身教,全体队员对巡逻、盘查、查缉、抓捕、攀登、速降、战术、倒功、拳术、射击等警务技能都达到了娴熟标准。
按照州公安局提出强化警务机制实战化的要求,着眼“打得赢”的目标,树牢“一切面向实战、一切为了实战”的理念,强化单警和合成训练实战化,提升民警应急处突关键时刻的“一招制胜”本领,设置不同情景,跨地区、跨部门调警,多警种联动,多部门协作开展实战演练,推进民警实战技能培训、战术战法演练,努力做到与实战全面对接和无缝融入,解决整体作战能力不强问题。
构建现代警务保障新机制
近年来,红河州公安局以夯实反恐基础工作为保障,强力推进作战力量、装备、通信、后勤、宣传等方面保障建设,逐步构建现代警务保障新机制。
“全州每天投入街面巡逻的警力达1300余人,以及不低于18个PTU处突单元,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强化街面防控网建设。”红河州公安局反恐支队支队长李毅说,这已成红河州公安局常态性工作。
为实现调警的规范和快速,形成战斗合力,参照部队特警排建制标准,在全州公安机关组建机动单元100余个和常备机动单元,实现了快速调警的目标,并结合反恐1分钟、3分钟、5分钟处置要求,在各市县城区、重点地区配备机动处突作战单元(PTU)。
对此,红河明确常务机动单元装备配备标准,达到统一、整齐、规范,并根据各类警情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统筹全州机动单元特种装备标准,实现装备互补。此外,从服务应急处突需要出发,按照“保障与实战接轨”思路,着力解决跨地域、多警种、长时段下实战后勤保障问题。分级建立应急准备金制度和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储备部分帐篷、野外生活用品、野外供电设备、被装及装备等应急装备物资。加强与卫生、民政、交通、应急办等部门的联系,建立医疗救治、交通运输等协作机制,形成保障合力,切实解决战时民警受伤救治、群众救援、嫌疑人救治等问题。
为适应新常态,在“210工程”建设推进中,红河公安机关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把握好州委、州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工作要求,切实推进“210工程”业务技术用房、警务技能训练基地(反恐基地)建设和反恐、特警装备建设,确保资金使用效能最大化,为推进公安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有力提升了全州公安机关反恐应急处突能力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