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山市公安机关创新境外边民务工服务管理机制

    2015-10-30 10:13:08

发挥沿边优势   助推经济发展

保山市公安机关创新境外边民务工服务管理机制

记者 鹿晋芸

今年以来,保山市公安机关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管理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保山沿边区位优势,树立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积极服务国家“一路一带一廊”战略和保山“五基地一中心”建设等发展大局,助推保山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立足破旧立新、革除发展障碍,探索建立境外边民务工服务管理机制,推动了保山境外边民务工管理制度、服务模式和对外开放的转型升级收到良好效果。

 

推动管理制度转型升级

保山市公安机关抓住境内、境外两个市场需求,着力破解管理难题,研究出台《保山市境外边民务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填补了管理服务境外边民务工人员的法规空白,做到管理服务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实现了管理制度从封闭管理到开放管理的转型升级。

随着全市经济园区进驻企业不断增多,用工需求迅猛递增,境内务工人员已无法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出现用工荒、用工难、用工贵等问题。但由于境外边民缺乏应有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加之现行法律法规对境外边民务工区域、时间的限制,导致隐形、非法进入保山市停留、居留的境外务工人员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落实实有人口管理带来巨大压力,也成为制约沿边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有效破解市内企业用工荒、用工难、用工贵,以及境外边民入境务工难等问题,保山市公安机关立足创新管理模式、扩大对外开放,主动作为、由保山市公安局牵头,联合市人社局、外事办、商务局、工商局、卫生局、税务局、检验检疫局、工贸园区经济发展局和工贸园区管委会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市现有境外边民务工人员进行摸底排查,深入园区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先后赴德宏州瑞丽市、盈江县开展考察学习,提出了对策,并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立足辖区实际、借鉴先进经验,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制定出台了《保山市境外边民务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于201571日起实施。《暂行办法》出台后,实现了境外边民务工区域从边境县延伸到边境市、居留时间从90天延伸到1年的两个突破,为境内企业用工贵、用工难和境外边民入境务工难打开了瓶颈。

 

推动管理模式转型升级

通过齐抓共管,进一步明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用工企业的职责任务,强化政府监管责任,实现了管理效能从公安单打独斗到政府牵头、部门协调、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转型升级。人社局、公安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政府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逐一规范办证程序和要求,为境外边民入境务工人员签发《聘用境外边民用工登记证》、《境外边民入境务工登记证》、《云南省境外边民临时居留证》、《国际旅行健康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五种证件,做到“谁用人、谁管理,谁审批、谁负责”,确保企业合法、安全用工;同时充分发挥用工企业对境外边民务工人员的日常监管责任,督促用工企业建立内部管理工作制度,签订劳动协议,购买意外伤害和工伤商业保险,落实日常疾病、疫情预防和监控,最大限度地保障境外边民在我国务工期间的合法权益;定期召开公安、人社、检验检疫、疾病预防控制、外事、边防等部门联席会议,互通情况,共同解决存在问题,力求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信息联通、工作联动,形成对境外边民务工服务管理的机制常态化,切实提高政府对境外边民务工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推动服务模式转型升级

为保障境外边民务工服务管理健康有序发展,保山市、县(区)两级公安机关积极争取,科学谋划、规范设置,延伸服务窗口,实现了管理机构从无到有的转型升级。2月,保山市公安局隆阳分局恢复成立出入境管理大队,配备民警6人、协警3人,全面履行隆阳辖区外国人管理服务职责;增设三个园区分局“境外人员服务窗口”。在保山工贸园区、水长工业园区和高黎贡旅游渡假区3个分局,增设“境外人员服务窗口”,把业务咨询、证件办理前置到境外边民“家门口”,真正打通管理服务在保务工、经商境外人员的最后一公里;建立保山工贸园区“阳光警务室”,针对保山工贸园区境外边民务工人员数量众多、相对集中的实际,在保山工贸园区内建立“阳光警务室”,确保对境外边民务工人员实现“零距离”服务。

 

推动对外开放转型升级

《暂行办法》的出台实施,对促进中缅双方交流合作、经贸往来、劳务输送发挥了积极作用,扩大了对外开放,推动了全市对外开放的转型升级。《暂行办法》出台实施以来,全市办证及延期在保务工、经商的缅籍人员累计达3000余人,有效缓解了保山企业用工荒、用工难、用工贵和境外边民入境务工难等供求矛盾。针对境外边民务工人员缺技能、无手艺的现状,充分利用用工企业的培训资源,先后培训了一大批雕刻、铜漆、打磨、制造、维修方面的缅籍技术人员,树立了保山技术输出的良好形象,已逐渐成为保山对外开放的一张新名片。今年以来,全市临时入出境缅籍人员累计达10万余人,双方在经贸往来、人文交流得到拓宽、延伸。特别是在2015年第十二届中国·保山南方丝绸商贸旅游节期间,缅甸驻昆总领事和商务参赞,以及缅甸克钦邦政府代表团、实皆政府代表团、克钦邦民间友好交流团与保山官方、民间等相关部门组织,在经贸、旅游、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树立了保山良好开放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