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整合资源推进公安改革 切实提升维护社会稳定能力
2015-11-20 13:14:24
充分整合资源推进公安改革 切实提升维护社会稳定能力
玉溪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 朱家伟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大连”会议、全省州市公安局长座谈会,在社会治理创新、维护公共安全和深化公安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充分反映出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社会公共安全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结合玉溪实际,我就贯彻落实上级领导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要精神谈几点体会。
 
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
当前,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各级各部门保运转、保稳定、保民生难度增加,各种社会矛盾以不同形式显现,各级公安机关要充分认清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情报信息工作,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要充分整合公安内外情报资源,重点围绕涉及社会面维稳工作,进一步加大情报信息收集、汇总、研判工作力度,及时掌握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密切关注各类利益诉求群体和重点人员动态情况,确保预知、预防、预警,及时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精准的情报支持。另一方面,要坚持主动作为,认真落实各项稳控措施。坚持日常走访排查和敏感时期排查相结合,全面深入了解掌握辖区矛盾纠纷隐患和群众利益诉求,广泛搜集各类社会动态信息和不稳定因素,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对排查出的来矛盾和问题,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及早化解、及早消除隐患。对重点群体、重点对象和非正常上访人员,要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强化稳控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非正常上访事件。决不允许把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做到一事一策,防止交织影响。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反恐防暴的工作力度,严密重点人、地、物、事的管控措施,严防“三股势力”坐大成势、潜入潜出、制造事端。
发挥公共安全管理的主力军作用
公共安全管理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聚集生活的基本保障。随着我市“农转城”工作的持续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公共安全管理面临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群众安全意识淡薄、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滞后等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不断加大。公共安全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基础性工作。公安机关作为公共安全工作管理的主力军,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公共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充分认识到公共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更加积极主动的工作,不断推动本部门、本警种的理念、机制、方法创新,切实把全警的智慧力量凝聚到实现改革任务目标、做好各项公安工作上来。
全面强化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从无到有、摸索前行,有力提升了公安机关应对动态复杂社会的治安管控能力。但是,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深刻变化,现有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动态化、信息化、社会化条件下的治安管理工作的需要。
从我市情况来看,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由社区承担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础性工作十分薄弱,不仅表现在人、财、物短缺,更多的还有基础数据获取难度大、社会力量参与不够、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距离“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目标还有不少差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关键还在基础,必须从基础抓起、从源头施策、从预防着力。要做专街面警务,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厅治安防控体系建设“365工程”,大力推进站区巡逻,合理布建堵控屏障,建立常规巡逻、加强巡逻、叠加巡逻等级防控机制,打造动态防控体系按块划责;要做强社区警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派出所工作,尽最大努力推动社区民警上街面、下社区、进单位、到场所,打造专群联动体系;要做深信息警务,进一步加强基础信息化建设,全力推进信息流、业务流和管理流的高度融合,打造精确管控体系。这些工作不做好,情报信息引领警务、扁平化指挥等等这些都是奢谈。
着力提升打击犯罪能力的核心竞争力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打击犯罪能力是公安机关最具体、最直观的能力。特别是重特大刑事案件、涉众型经济案件、“两抢一盗”等侵财性案件多发高发,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必须坚持“民意主导”、“情报制导”、“问题引导”的预防打击思路,以“黄赌毒”、“黑拐枪”等突出治安问题和“两抢一盗”多发性侵财犯罪为重点,深入推进常态化打击整治工作,不断提高对各类多发性刑事犯罪的打击能力;要深入推进禁毒人民战争,加大对毒品违法犯罪的综合治理力度,始终保持对毒品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要以深入开展严厉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专项行动为契机,严打涉众型经济犯罪活动,加强对融投资平台的风险预警和管控,最大限度减少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发生;要积极探索大警种、大部门工作机制,加强跨部门协同作战,构建多方协作机制,跨部门联动,切实提升对电信诈骗、金融证券犯罪等新型犯罪和“两车”、“两抢”等传统犯罪的打击力度。
队伍建设是公安机关的永恒主题
近年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教育等活动,公安机关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改进,队伍纪律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作为一支纪律部队,公安机关在严于律己方面不能等同于一般部门,公安机关的领导干部更不能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 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认真对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对照列举出的问题,联系个人的思想、工作、生活和作风实际,联系成长进步经历,联系专题教育整改,往深里找、往细处查,把自己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找准找实找具体。要深入地分析剖析,找出病灶、挖出根源。要继续充分发挥主要领导的带动作用,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亲自抓、示范做,形成上行下效、上传下达的良好局面。
深化公安改革抢抓历史发展机遇
公安改革涵盖了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全市公安机关要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强化担当意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历史发展的眼光,突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积极、稳妥、审慎地推进改革工作。要立足满足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发展的现实需求,主动争取组织、编办、发改、人社、财政等部门的支持,明确各个阶段的改革重点,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集全警之力,逐步破解公安改革的难点重点问题。要全面统筹推进改革任务,把推进公安改革作为检验“三严三实”的重要标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问题意识、攻坚意识,加快进度、加大力度,强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驶入快车道。要坚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以社会维稳工作的重点,找准各地、各警种的发力点,夯实各项基层基础工作,切实履行好公安机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政权安全、社会安全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