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选人才 鼓足干劲争上游
2015-11-27 12:08:24
不拘一格选人才 鼓足干劲争上游
——宁洱县公安局创新队伍建设纪实
记者 王 耀 胡勇恒 通讯员 李兴文
近年来,宁洱县公安局从解放思想、转变理念入手,主动作为,在坚持从严治警,公正待警,文化育警,建设“幸福警队”凝集队伍的同时,以“严、细、实”三招,用心血和汗水交出了一张张令人赞叹的成绩单,随之而来的是全县社会治安形势的持续向好,辖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不拘一格选人才
“在基层派出所能不能熬出头?”、“努力过后,像我这样无背景、无靠山、无关系的人有没有机会走上领导岗位?” 一度时期,这样的讨论成为宁洱县公安机关民警们工作之余聊天的中心。
“人才是最具活力的发展要素,发展也是造就人才的最大舞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近两年来,宁洱县公安局打破以往的干部培养选拨格局,打消论资排辈的老观念,把踏实、年轻,有能力的民警选派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去。两年时间里,仅从基层派出所民警中提拔的人就达9名,他们平均年龄30岁左右,有的直接从民警升任派出所所长。
新的干部培养选拔制度调整后,基层民警普遍反映,这次让那些想干事的人看到了希望,能干事的人看到了进步机会,树立了凭德才使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看公论定取舍的风向标。
宁洱县公安局局长孙武介绍说,让民警在工作的表现中得到机会,把机会落实到有准备的人身上,把有能力又熟悉基层工作的民警送上领导岗位,这在全局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尤其是对老同志的触动都很大,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两年来,全局民警工作积极性有很大提高,大家都动起来,警队工作热情和活力得到激发,一些以往等靠要,拖拖拉拉的陋习得到了扭转,效果从工作态度和为群众办事效率,办案协调能动等方面都体现出来了。
“打破传统论资排辈的观念,树立‘让实干的人实惠、让吃苦的人吃香、让有为的人有位’的用人导向,是宁洱县公安局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又一次重要实践。”孙武表示,让全局民警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决胜高低,在工作中比德才、比实绩、比口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选人用人方式,群众很欢迎,干部也服气。同时,把优秀的干部用到合适的岗位,群众对公安工作的公认度才能相应提高。
文化育警提振精气神
2014年,宁洱县公安文联成立,并设立了警官俱乐部,组建了文学创作、书画、摄影、音乐舞美等十余个兴趣小组。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业人士为民警开展声乐、器乐等内容的讲座,提高民警的文艺素养,“警官合唱团”、“警方乐队”等成为宁洱警营文化的一大亮点。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为突出地域特色、公安特色,宁洱县公安局利用每个楼层电梯楼道打造“警民交流区”、“休闲减压区”、“阅读学习区”、“文化交流区”、“警官俱乐部”、“会务休息区”等活动场所,为基层民警在工作之余,提供了一个可供阅读、减压、交流的空间。
同时,为把基层派出所警营文化建设作为关爱民警的重要举措,2014年至今,宁洱县公安局以德安派出所、德化派出所、普义派出所为试点,先后投资60余万元建设了警民联系活动室,并通过不断改善9个派出所的办公、生活环境,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
“以前,我们村民一谈到派出所,就怕与犯罪有关联。现在一到中心集镇,我们就会到普义派出所‘警民联系室’喝茶聊天,因为我们在一来二往的接触中跟民警成了朋友。”在普义派出所采访时,一位姓张的村民这样说道。
在德安乡,今年3月,在德安派出所组织的警营开放日活动中,一位代表在实地参观完派出所后,深感意外地说:“一直以来对公安机关内部都有一种神秘感,对公安民警的印象都只停留在冲锋陷阵上,这次看了派出所的警营文化建设,发现许多民警都是摄影、书法、文学的行家里手,我对公安民警的印象完全改变了。”
如今,无论走进县公安局机关大楼,还是各基层派出所,你都能看到一幅幅民警获奖的摄影作品、一篇篇民警在工作积淀中的人生哲理文章……孙武告诉记者,实施文化育警,提升茶乡警察软实力,就是要把文化融入到每一个细节当中,让全体民警都参与到当中来,做到人人有感受,人人有变化,要通过有形的文化熏陶,在无形中提高民警的修养和素质。
“大家”携手“小家”更和谐
从关爱基层民警,关爱民警家属入手,是宁洱县公安局落实从优待警,增强队伍凝聚力的又一大举措。队伍建设坚持严中有爱,既从民警个人精神面貌、规范执法、廉洁公正从严治警,又通过组织工会活动,丰富警营文化,发挥民警家属的纽带作用,让公安局这个“大家庭”与民警“小家庭”更和谐。
今年7月,宁洱县公安局组织了200余民警职工家属参加的首届民警家属运动会;8月,组织了首期警营夏令营,让民警子女集中在一起学习、娱乐和锻炼兴趣爱好,监督假期作业……
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民警和民警家属参与其中,不仅增进了单位与家属,家属与家属之间的彼此了解,起到了警营和谐,家庭和谐的目的。同时,还通过家属监督,把民警8小时以外的活动管理得到延伸,让民警在工作生活中都保持言行一致,把廉洁奉公,执法素质贯穿公安工作的整体,做合格的人民警察。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新民警由于是独生子,在城里长大,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起初入警被分配到偏远的基层派出所,有的家长不理解,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受苦,一度为工作调配对公安局产生意见。没想到自己的孩子到派出所半年后,不仅会生活自理,学习了很多东西,还会懂得关心人,这一转变,很多家长表示这是预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