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洱县公安局实现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2015-12-04 10:31:16
宁洱县公安局实现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以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群众认可
记者 王 耀 胡勇恒 通讯员 李兴文
10月21日,正逢宁洱县普义乡赶集天。
11时许,普义派出所报警电话响起:“有6个人在客运站打架,请求派出所帮忙处置。”
3名民警3分钟就赶到了事发现场。到了现场,出警民警才发现,这是宁洱县公安局副局长谢光德带领治安、指挥中心等业务部门民警,在集市上走访群众时,现场让前来赶集的一位村民报的一起模拟警情。
这么快的出警速度和民警齐全的装备,让这位报警村民感到了不小的惊奇,周边群众也不禁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对派出所的出警,是不是做到位,你们是否满意?”谢光德随后征求了报警人的感受和意见。
结合警务实战,考验民警安全意识,对警情的研判以及处置过程,同时到村社、企业、单位、学校走访调查,落实调查派出所工作与老百姓反映的情况是不是一样——这是去年以来宁洱县公安局对各警种、各派出所工作情况,采取不定期不定时随机进行抽查采取的一项从上而下的创新做法。
“我们想要的就是在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感受,这将从另一方面督促基层公安工作更务实,更接地气。”在现场谢光德说。
“如果让我为派出所工作打分,给满分,那不切实际,单从社会治安和办事效率,我给95以上。”宁洱县德安乡怀德仁药房店主杨飞告诉记者,他在德安经营药店四年,晚上10点以后才关门歇业。“大多人都睡了,他们还在巡逻。在德安治安很好,几年也没听说过附近的商户被偷被抢。偶尔街面晚上喝酒闹事,影响居民休息,也在王所长的震慑下偃旗息鼓了。有两次,我妻子一时疏忽大意,药店的门忘记锁了,第二天早上来也没丢东西,弄得大家虚惊一场。”
对于派出所工作,德安乡恩永村委会主任王雄这样评价说:“派出所民警在当地老百姓中的威信高了,以前看见警察会怕,会潜意识地躲开。现在,民警的主动到村到户,跟大家在一起,很亲切,有什么都会在一起聊聊说说。当地民风淳朴,大多人都是遵纪守法,为了维护治安秩序,大家也很积极帮忙,遇到情况或调解纠纷,民警总是耐心劝说,没一点领导架子。”
宁洱县德安中心学校副校长柳树林认为,评价一个民警,不能只看惊天动地的业绩,还要看他平时心里是否想着群众,关键时刻能依托,能信赖。德安中心学校有219名学生,校园内外的治安环境派出所很用心,每天晚上九点半下晚自习,学生走完,留校生睡下来后他们才走。多年来,天天如此,已经形成了习惯,对于校方,派出所民警就是师生们高度信任的人。
在德安乡农贸市场,2013年出现一伙一伙玩扑克赌博的小商小贩。虽然赌资小,但产生了很坏的影响,民警几次警告也不当回事。为此,德安派出所把赌博的人立成行政案件,3个人受到了罚款处罚。2014年,这股歪风风气又开始反弹,派出所干脆在农贸市场安装了摄像头,自此,公共场合聚赌的现象几乎没有了。
宁洱县公安局德安派出所所长王洪刚说,要实现群众满意度和执法公信力的提升,就需要打铁自身硬,要从我们民警自身抓起,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从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开始,把精气神提起来。同时,对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形成很好的震慑,对受害群众真情服务,让他们的损失降到最低点,这样才能在老百姓心目当中树立威信。此外,要延伸触角,依靠群众,他们就是我们的靠山。2009年,在抓捕一起入室盗窃案犯罪嫌疑人时,当地100多名村民不约而同地参与围追堵截,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的抓捕行动很难进行。关键时刻,警民之间的相互信任也就体现出来了。
正是坚持以民意为引领的警务方向,近年来,宁洱县公安局把群众工作视作一项根本性、基础性、常态性的工作来抓,注重围绕“群众满意度、执法公信力和公众安全感”、“接处警满意度”、“刑事案件办理满意度”、“窗口服务满意度”、“社区民警满意度”等工作大胆实践,有效赢得了群众的满意和认可。
在全省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中,2013年宁洱人民群众满意度测评排名97位,到2014年升至43位,今年上半年为54位。尽管上半年的测评结果在排位上有些下滑,但宁洱警方自信地说,在全年的评价中,有望再往上提升,完全能够实现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执法公信力逐年提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