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软环境” 提振“精气神”

    2015-12-18 12:47:44

文化“软环境”  提振“精气神”

——宁洱县公安局普义派出所警营文化建设见闻

记者  郭成明

月明,星稀,一座雅致的小亭子里,一帮年轻人正在摆弄手里的乐器。不一会儿,茶泡好了,大家纷纷拿起笛子、口琴、葫芦丝……你方唱罢我登场,美妙的乐声和开心的朗笑,乘着习习的晚风传遍了乡野。

这样和谐融洽且文艺气息浓厚的场景,就在宁洱县公安局普义派出所的大院里。

近两年来,在宁洱县公安局大力实施文化育警,提升茶乡警察软实力,建设基层警营文化“一所一特色,一警一爱好”的背景下,普义派出所把文化育警作为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和公安工作的重要抓手,把独具特色的警营文化与日常工作生活紧密融合,用“软环境”提振民警“精气神”。

作为位置偏远、条件相对艰苦的乡镇派出所之一,普义派出所自开展文化建设以来,从文化强所,调整民警工作心态,拉近警民关系入手,用一个个小举措,为基层派出所警务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普义派出所目前有民警、协警共9人,平均年龄不足30岁。所长祁红伟不仅是所里的领头羊,更是一个工作生活中的老大哥。在普义派出所工作8年来,他不仅熟悉了普义的一草一木,还与辖区群众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按照祁红伟自己的话说就是:每天像面对家人一样,一心一意地处理着家事。

祁红伟强调的“家”的概念,渗透在了派出所工作的点点滴滴中。他说:“由于普义派出所民警吃住工作全都在派出所,很多时候下班没事就只能待在宿舍。自从所上建了警民联系室、阅览室、健身室,以及硬件设施的陆续完善,民警茶余饭后就有了好去处,除了可以参加文体文艺活动外,还可汲取相关的文化知识。”

 祁红伟也是一名文艺爱好者,工作之余喜欢读书写作,文学作品屡见报端,笛子、葫芦丝、口琴等乐器也样样精通。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派出所民警之间不仅团结和睦,学习之风也甚是盛行,就连林业站、学校等周边友邻单位有共同爱好的人也加入派出所文艺团队中来。在谈到文化建设的好处时,祁红伟说:“在汲取了大量精神食粮之后,派出所民警不仅业务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工作心态上也得到了修炼。通过这些细微之处的软文化建设,队伍建设加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201410月,普义派出所在县公安局的支持下,在所大院内建起了古朴典雅的警营文化活动室。在这里,民警不仅可以打乒乓球、喝茶,休闲放松;平时群众来访,友邻单位来访,这里又成了接待室;遇到矛盾纠纷,这里还能作为调解室。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这个活动室俨然成了一座民警连心桥,为普义派出所的和谐警民关系起到了潜移默化又不可替代的作用。

“原来群众来派出所办事,如果遇到人多就只能在外面等着。遇到天气炎热或下雨的时候,群众在外面晒得久了,心情难免会有些烦躁。现在有了这个亭子,就可以在里面边喝茶边等。群众的心情好了,再办事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当谈起派出所警营文化活动室,民警蔡诘坤如说。这个小亭子简单雅致,清静舒适,中间还摆着一张茶桌,茶桌之上茶具齐全。在这个伴着和风与茶香的环境里接待群众,不仅交流沟通特别顺畅,在处理矛盾纠纷等常见问题时更是事半功倍。久而久之,警民之间少了距离和隔阂,取而代之的是亲近和信任。

现在,一些群众闲来无事时常会到这个亭子里去歇歇脚,喝喝茶,找民警聊聊天。而对于派出所的民警来说,这恰恰是掌握群众诉求,消除问题隐患的绝佳方式。到了晚上,这个小亭子更是热闹,附近单位的人三三两两来到这里聊天纳凉,音乐爱好者们还会专程来这里,与普义派出所里的“文艺青年”弹琴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