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举措解小区治安管理难题
2016-01-15 11:16:32
宁洱县公安局
“三三”举措解小区治安管理难题
通讯员 付美娟 沈 敏
今年以来,宁洱县公安局结合辖区开放式小区多、治安环境复杂的实际情况,创新“三三”举措,以宁洱派出所辖区卫林小区为试点,全面推进辖区开放式小区治安整治,提升辖区治安防范和管理水平。
“三结合”打破被动作为的困境
宁洱县公安局将治安整治与基础管控相结合,从“难点”入手,“地毯式”开展信息采集工作,将辖区开放式小区作为信息采集的首要目标,以入户走访为主要的工作方式,社区民警每周完成不低于30户的指标,全面采集掌握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基础信息,为重点整治提供有力保障。将摸排出的高危人群列入工作视线,落实管控措施,明确出租房屋管理责任。共采集录入标准地址信息1390余条、实有房屋信息430余家、实有人口信息3073人。
将治安整治与警情研判相结合,建立健全日分析、周研判、月综合的研判工作机制,由所领导牵头,搜集、整理每日开放式小区的接处警情况、治安要情,分析研判刑事、治安案件的发案重点部位及时段,查找防范漏洞,提出打防对策。梳理有效线索,主动作为、深度经营、精准打击,增强重点整治工作的实效性。年内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7起,为群众办理各类事务217件,群众提供各类情报信息20余条,破获刑事案件27起,查处治安案件31起。
将治安整治与民意导向相结合,坚持民意导向,密切关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适时开展针对性强、见效快的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回应群众期待。今年以来,针对群众反映卫林小区无证经营麻将室问题突出的情况,宁洱派出所部署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对可能隐匿涉赌违法犯罪的重点部位展开无缝隙清查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先后取缔无证经营的麻将室3家。
“三张网”解除警力有限的束缚
宁洱县公安局广撒“地网”,辖区各警务室定期向街道办事处通报开放式小区的治安情况,与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密切的工作协作关系,协同相关部门逐步增加完善开放式小区的照明、门禁等基础配备设施,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年内辖区可防性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3.7 %,破案率同比上升9.8%。
密织“天网”,在开放式小区出入口、主要通道、案件高发的楼幢门前增加高清摄像头安装数量,调整探头位置,结点成线,组线成网,实现开放式小区视频监控无死角。在主要出入口、重要路段张贴醒目的监控区提示牌,发挥震慑犯罪的作用。目前,宁洱镇共有9个开放式小区,已安装31个高清视频监控探头,监控系统提供有价值线索16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1人,破获现行案件8起。
巧布“人网”,坚持“警情指导警务”,将巡防警力向开放式小区中发案较多的部位或治安复杂的区域重点投放,设置巡逻路线和必行点,采取步巡与车巡相结合、公开与秘密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实行24小时执勤巡逻制度,让警力先警情一步到位。派出所内安排专人24小时监控值守,加强对重点时段、区域、人员的监控巡查,灵活调配巡逻警力,主动防范挤压犯罪,及时发现、打击现行。
“三携手”破除一家之力的局限
携手街道综治办、居委会、小区物业等,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小区治安治理。通过警民恳谈会等形式,由社区民警授课进行业务培训,社会治安辅助力量与专业警力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积极协助开展矛盾排查、纠纷调解、联动巡防等安全防范工作。在卫林小区组建一支25人的“红袖标”义务巡防队伍,实行24小时巡逻防范。其他各开放式小区均已开始筹建“红袖标”义务巡防队伍。
宁洱县公安局携手在高危人群、复杂场所中的治安志愿者等“小帮手”,获取源头性、预警性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打击。通过对提供的情报研判分析,破获卖淫嫖娼案5起、赌博案4起,抓获违法嫌疑人29名。
携手媒体,向广大居民开展“平安小区”建设宣传,大力倡导共建和谐理念,树立“主人”意识。以警务公开栏、悬挂横幅、网上公安、微信平台、警民QQ群、微博等网上网下平台为宣传载体,及时通报辖区警情,披露违法犯罪手段,传授安全防范知识,共筑全民安全防范围墙。目前,共设立警务公开栏9个,悬挂平安创建横幅21条,发放安全防范宣传资料1300余份,在微信微博上发布防盗防骗等预警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