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丰碑
2016-02-19 14:03:23
草原丰碑
双柏县公安局 尹世全
从包头市市长到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从身患绝症四次离开医院奔赴工作岗位直至生命终结,牛玉儒走完了人生“最后一公里”。他用生命书写了壮丽人生,用勤政为民演绎了一曲千古绝唱,在苍茫的戈壁草原上竖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当悠扬的草原牧歌在耳边响起,当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草原从远方飘来,还有草原牧场那万马奔腾的壮观场景在眼前浮现,人民的好公仆、党的好干部、草原雄鹰牛玉儒就如同一颗闪亮的星星,带着慈祥的面容,身着简朴的中山装,微笑着缓缓向我们走来。牛玉儒没有死,也永远不会死,百姓说什么也不相信他会死。你看牛玉儒红光满面,精神抖擞,正含笑着对他所钟爱的内蒙古大草原说:“草原是我家,我离不开草原,我要与这里的农牧民在一起,我要兑现自己的承诺,改变草原的面貌,让这里的百姓都能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让呼市这颗草原明珠更加耀眼、璀璨。”是的,牛玉儒在与时间赛跑,他牵挂着呼市的经济腾飞,牵挂着草原的奶牛产业,更牵挂着草原牧民百姓的冷暖安危……
牛玉儒心里清楚,他还没有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怎么能死呢?他不能死,呼市的老百姓需要他,人民需要他,内蒙古大草原更需要他。你听到了吗,在辽远的草原上空,那一声声悲壮的啼鸣,还有那电闪雷鸣的狂风怒号,这是草原雄鹰抖落的的悲鸣之声,这是劈波斩浪撕开层层迷雾奔向远方的战斗号角。
当看到电视屏幕上闪现出呼和浩特市万人空巷送英灵的人潮时,铺满鲜花的呼市在哭泣,悲痛的泪水在流淌。从幼儿园的孩童到党政机关干部,直到白发苍苍的老者,人们声泪俱下不停地诉说,讲述着牛玉儒的故事,念叨着老牛这一辈子对群众的好。人流中,“老牛!走好”、“深切悼念人民的好儿子牛玉儒”、“向人民的好公仆牛玉儒致敬!”等标语横幅格外醒目,人们胸戴白花、臂缠黑纱,护送着牛玉儒的灵柩缓缓走过。这一切似乎就发生在昨天,发生在眼前,我两眼湿润,悲痛的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在观看会场,我突然发现许多民警也和我一样流泪了,有的发出了抽泣之声,有的低下头在暗自抹眼泪,那倾盆而下的泪水汇聚成了一股股清澈的溪流,化为一股股无穷的力量,在心底涌动,在灵魂的深处呐喊。牛玉儒走了,带着对草原牧民的深深眷恋之情含笑离去,他把最后的生命留在了草原,把牛玉儒精神留在了人间,人们怎么也不敢相信老牛会走得那么匆忙。
“人哪!得把死想清楚喽!只有把死想清楚了,你才能坦然面对生,也才能快乐地活着。”这是牛玉儒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期间,曾住在15号病房一位老领导在医院走廊上临终前对牛玉儒说过的话,牛玉儒记下了。当得知自己身患绝症,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时,牛玉儒早把生死想得明明白白,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显得十分坦然和镇定。他内心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在生命终结之前,能够多为百姓办点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能够再多看一眼心中的呼市,他想得更多的是呼市的发展,想得最多的是百姓的富足安康,这也正是他为何在临终前曾四次回呼市的原因。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牛玉儒并没有逃避,毅然决然回到了呼市,回到了他钟爱的那片大草原。还记得吗?那次牛玉儒走到村社搞调研,当听到少数农牧民及下岗职工感到生活无望,怨天尤人,对发展个体经济信心不足的怨言时,牛玉儒微笑着走到群众中间,静静地听群众发言,然后站起来很形象地鼓励群众说:“骆驼在沙漠里行走,为什么会永不停留地一直向前,因为它们坚信沙漠的前面就是绿洲,那里一定有水源,而我们发展经济也一样,只要看准了的路,大家就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最终也必定会找到绿洲和水源。”牛玉儒简短的一席话,让人茅塞顿开,说到了大伙的心坎上,人人点头称赞。这就是“农民书记”牛玉儒,朴实无华,没有任何领导架子,始终把百姓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时刻把群众的利益记在心间。
牛玉儒是草原的一条“牛”,一条百姓心中的“老黄牛”,他从小在农村长大,没有任何关系和背景,全靠自己打拼和奋斗,如果硬要说他有背景的话,那他的最大背景就是内蒙古那片大草原。牛玉儒勤政为民,服务群众,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良好风范,让人敬佩,令人折服。牛玉儒精神深入骨髓,拨亮心田,永放光芒。人们常说,好人一生平安。牛玉儒是百姓心中的大好人,是深受草原农牧民爱戴和拥护的贴心人,是一座灯塔,更是一座丰碑,一座百姓心中永远的丰碑。
牛玉儒人走了,可牛玉儒的精神却永远没有走,永远激励着我们去奋斗、去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