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贴心的距离

    2016-02-19 14:04:20

贴心的距离

双江县公安局  李琴芝

有时候感动总是在一瞬间,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一个善意的眼神。

工作这些年,有时碰到一些小事,有些瞬间的感动,也许正是触碰了心里的那根弦。前些天有个50来岁的傣族妇女到看守所,我刚上班,见她在门口徘徊、有点胆怯。我主动迎上去与她打招呼“大姐,有什么事吗?”“昨天派出所通知,说我家小娃打架关起了,我想来看下小娃”。我把她引进到接待大厅坐下,告诉她现在还不能会见。傣族大姐满脸焦虑。我接着说:等会儿管教民警会来见你,你家小娃的情况会给你讲的。她轻声地“嗯”了声。我给她倒了一杯水,她似乎有点意外,迟疑地将我倒给她的水接了过去。或许是这杯水,让我们彼此的距离近了,她没有刚开始的紧张和胆怯,打开了话匣子。她和我说,自己一辈子种地,最多就到街上卖卖菜,从没有去过什么单位,更不用说公安局、看守所。所以,今天到门口都有点不敢进来。昨天听小娃做错事,被关起,一晚上睡不着,今天一大早就跑来。很朴实很真切的语言,突然很触动,我能体会到这位大姐此时的复杂心情。为消除她的疑虑,我边向她介绍看守所对在押人员的管理(每天三餐:早点、中午饭、下午饭保证吃饱,晚上有电视看,有热水可以洗澡,生病有狱医发药、打针,每天还有管教民警领着他们学习,对他们谈话教育)并告诉她:看守所管理犯人不打不骂,管教民警像老师、像家长、像医生在教育挽救他们。为让她放心,我请来管教民警向她讲清楚她儿子犯罪的基本情况,同时告知她现在还不能与儿子会见的理由和规定。看她一脸担心的表情,管教民警请示所领导同意又带她观看了接待大厅与监室链接的在押人员在里面生活、活动的单线视频,这才逐步消除了她对看守所的误解和恐惧。虽然她最后没有见上儿子说上一句话,但临走时,一个劲地说:“感谢你们,谢谢,小娃不听话,我们教不乖,现在国家政策好,犯了错,交给你们管,这下我放心了。”

尽管都是微不足道的细节,但足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了。都是生活、工作中的小细节,小事情,但真正遇到时,该坚持的原则和规定坚持好,该为群众提供服务的只要我们稍加用心,就会给群众带来很大的方便,也会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为别人做事并不难,难的是你是否用心。很多事都是无意间的顺手,就像接电话前的一句“你好”,群众走后,你的一句:“慢走”。有的事也许我们早忘了,但是对方会记得你一辈子,尽管他不知道你叫什么,但他知道你叫“警察”。

换一种方式,换一个角度,心近了,距离就不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