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平:
2014-08-14 13:13:16
他本不是云富辖区的社区民警,却干起了该辖区的社区警务工作,主动挑起最重的活。他就是水富县公安局两碗派出所指导员狄平,现借调到云富派出所,分管社区警务工作。
请缨上任碰“考题”
2012年2月,狄平主动请缨,申请到云富派出所,从事社区民警工作。
云富镇作为水富县城唯一的主城区,有国家大型企业云天化股份公司、中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电站。云富辖区面积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637户41685人,暂住人口7292人,出租房1458家。请缨上任的老狄和所里7名社区民警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刚到新岗位,老狄叫上所里最年轻的社区民警小杨在辖区走了一圈。这一圈下来,老狄不仅对社区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连所里的人员情况和工作情况也略知一二。
不到一个星期,老狄对辖区的整个情况和派出所人员的情况了然于胸。本想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不料,一起棘手的事情却摆在了老狄面前。
2012年3月,云富辖区连续发生了3起抢夺案件,并且都是白天。这对于一向安稳太平的江边小县城来说犹如晴空霹雳。大家一时议论纷纷,流言四起。抢夺案件一下连发这么多起,这还是以往未曾出现过的。老狄暗下决心,一定要和同志们一起努力改变被动的情况,把社区治理好。那段时间,老狄和社区中队的民警白天坚持深入社区、谈工作、拉家常,宣传防盗防骗防抢知识,夜晚强化巡逻防范,带头蹲点守候。正是因为老狄和大家的共同努力,慢慢地主动和老狄打招呼的人多了,主动说事反映情况的人也多了。线索从群众中来,有了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抢夺案件很快得以成功告破。
夯基础实现社区零发案
为最大限度的降低发案率,老狄在社区组织了15人的治安巡逻防范队。制定了由自己带头,社区主任、综治干部轮流带队进行巡逻守候的工作制度。同时依靠社区居民开展义务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为弥补偏僻院落的监控不足,在将群防队员的夜间巡逻守候延伸到清晨和傍晚的同时,还组织有责任心的老同志成立了义务巡逻队。他们既是社区治安信息员,又是护楼护院保安员,为民警及时反馈治安信息,为社区居民义务巡逻,守护家园。
4月12日8点,老狄参加所里例行的晨会,与前一天的值班警员进行警情交接,老狄把每项情况都认真地记录在笔记本上。警情交接中提到,4月11日当天社区内实现了“零盗窃”,这个消息让参会的所有人都很兴奋。
在云富派出所的辖区内,共有8个社区和4个行政村、2家省级重点单位、111家大小旅馆、33家娱乐服务场所。在这里,江对面就是四川省,治安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而云富派出所目前只有8名社区民警,他们的管辖范围有61平方公里,居住着4.2万余人。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取得“零盗窃”的成绩,着实不易。
创新思路强化实有人口管理
云富辖区人多户广,驻区机关单位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换房购新楼房的居民逐渐增多,人户分离现象较多,闲置的楼房出租的较多,小商店、小发廊等个体商业服务网点到处可见,大量的流动人口,给社区警务管理工作带来众多难点。“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老狄平日里善于总结工作方法,通过下社区做群众工作,不断摸索辖区组织管理的新途径,建立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机制;根据常住人口管理要求,老狄按照身份情况、有无前科劣迹及现实表现、固定住所与生活来源进行“红、黄、绿”三色管理;依据流动人口现实表现情况将其居住的出租房屋对应分为放心户、一般户和重点户三类进行管理;逐一将辖区内高危人员、有前科劣迹和报复社会动向的嫌疑人员,以及刑释解教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和重点上访等人员落实管控责任,依托系统平台,分析研判活动轨迹,实行网上网下全天候管控,减少漏管失控现象发生。通过老狄提炼总结的“四项机制”,云富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很快弄清楚了辖区常住人口16637户42108人,暂住人口1627人,出租房1139家,并做到对实有人口规范管理的任务目标。
他创新的“四项机制”获得了省公安厅的高度肯定。在2012年全省公安机关派出所工作会议上,老狄的“四项机制”作为规范管理实有人口的先进典型经验,供全省公安机关交流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