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川“互联网+警务”让群众少跑腿

    2016-03-18 12:34:52

服务随时随地  沟通无处不在

东川“互联网+警务”让群众少跑腿

鹿晋芸

2015年以来,昆明市公安局东川分局创新建立“互联网+警务”模式,以“东川110”微信公众号为载体,推进警务工作转型升级。目前微信公众号注册用户6万余人,发布平安、公益等信息3600条,转发50余万次,点击浏览800万余次,为群众网上办事500余件次。

 

开辟警务工作新阵地

东川分局面对当前新媒体和自媒体高度普及、迅猛发展新形势,抓住深化公安改革和“四项建设”有利契机,明确“互联网+警务”发展思路,科学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于20151月建成开通“东川110”警务微信公众号,设置了“局长信箱”、“警务大厅”、“互动大厅”3大板块14个模块,为辖区群众及时提供预约办理、答疑解惑、告知提醒、举报投诉等服务,开创了“让群众少跑腿、网上多跑路”为民服务工作新局面。

专门选调2名民警和1名辅警负责“东川110”微信平台日常管理维护工作,研定《东川110微信平台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微信公众号发布、督办、考核机制,对收集上报的社情民意、意见建议和各类诉求等事项时实推送有关部门处理反馈,实现各个环节高效运作。定期召开微信公众号培训会,做到“人人知晓、人人会用”;在全区旅店、企事业单位、网吧、出租房和便民中心、派出所户籍室张贴5000余份微信二维码宣传海报供群众扫描关注,利用本地热门订阅号、报纸、电视、网站平台联合推广,做到推广全领域、全覆盖。

 

拓展服务群众新窗口

与户政E网办证厅链接,群众可以直观准确地按照操作提示填写并发送身份证、居住证等申报材料,审核民警在后台进行预审核,通过后群众可以预约时间到窗口优先办理,或者通过快递直接收寄、送达,全年共受理网上办理户口533件、居住证270件,实现群众足不出户、弹指间办证、办事。

设置“机动车违章查询”、“交通事故自助处理”、“车驾管业务办理”等模块,办理回复交管业务咨询1096次,通过“平安出行”及时发布辖区道路交通状况、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点段,提示交通安全重点事项161期,为群众平安出行提供及时准确资讯。通过《为您服务》、《失物招领》等栏目,实时发布《东川爱心传递·寻找陈祖辉》、《东川爱心传递·为走失老人寻找家》等求助信息32期,“微友”接力点击献策,成功找回遗失财物10件价值11.9万元。

 

打造保民平安新平台

东川分局结合重要活动及辖区群众关注度较高电信诈骗、抢劫、入室盗窃等突出治安问题,通过《民警谈防范》、《大家来防范》等栏目,采取图文、音视并茂等方式,发布涉毒、冒充亲友、消费退税、中奖等网络电信诈骗防范微信118篇、防盗抢宣传等微信52篇,解答群众咨询350余条,通过微信群接收阅读及转发阅读受益群众达2万余人,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通过“警民互动”模块和《大家来追逃》、《大家来破案》等栏目,收集各类案件线索和情报信息,并推送业务大队、派出所进行深加工,增大社会面“第一手信息”体量,确保线索信息更加及时、全面、鲜活。对维稳、破案等行动性线索实施“一案一奖、一事一奖”,全年收集各类信息1200余条,直接破获案件56件,发放奖金5万余元,奖励30人。以传播正能量为出发点,通过微信平台时实发布敏感热点问题,积极引导、安定民心。

20155月新浪、凤凰等网站及微信朋友圈发布“某知名饮用水用自来水灌装的消息”后,民警围绕网上信息开展走访调查,证实此事件纯属辖区某水站工作人员对原公司心存不满,伙同他人在网上捏造散布负面图文消息事实,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发布事件真相,平息网民担忧,稳定辖区居民正常生活秩序。

 

扩展防范宣传新渠道

以学生、家长、外来务工人员、企业财务人员等群体为重点,将微信平台与入户走访、发放资料、街面宣传等手段相结合,发动鼓励4000余名群众关注“东川110”微信平台,提高治安防范宣传覆盖面和普及率。

利用“局长信箱”、“互动大厅”两大板块,安排专人负责或局长定期倾听收集网上群众声音,加强与网民双向互动,及时答疑解惑,暂不能答复的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处理,做到“有问必答、有答必办、不办必督”。利用微信在线为群众解答办理学车“三难一贵”、周末办证等各类难题200余件次,收集意见建议1500余条,拓宽警民沟通渠道,形成良性互动。

以《民警心声》、《派出所故事》、《微电台》、《微视频》等栏目为平台,定期发布民警先进事迹、工作成绩等展示警营风采的信息,使网友真实感受到公安工作的辛苦劳累,变被动宣传为主动宣传,不仅树立了公安形象,也赢得了群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