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保会让我们的治安环境变好了”

    2016-04-15 11:42:49

施甸重建后的治保会,在打击违法犯罪、防火、防事故等群防群治工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治保会让我们的治安环境变好了”

通讯员 杨剑锋

“刚才,有个人到我家里,以安装农村太阳能可以享受国家补贴为由,要进行诈骗。”接到群众的电话后,施甸县由旺镇永福村治保会立即派出治保员,赶到群众家中制止了诈骗,并协助民警抓获了诈骗人员。

农村治保会本是已“被搁置”了多年的农村基层治保组织。去年,施甸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加强治保会建设的文件,保山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和施甸县公安局积极开展共建活动。如今,治保会在保山已不再是一具“空壳”,而是成为一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辅助力量。同时,也使一些治安重点村变成了“太平村”。

 

治安重点村变成了太平村

“现在村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家里就剩下老弱残疾。虽然我们人在外面,但最担心的就是家里人的安全。”由旺镇永福村委会是通往施甸县“北大门”的必经通道,群众大多以农业生产为主。类似的村委会,在施甸县还有很多。

因为青壮年外出务工,而各乡镇的流动人口却不断增多,这就造成了矛盾纠纷、治安案件、交通安全等社会难题突出,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头疼问题”。在永福村委会下潘家组的3205名群众中,外出务工人员就有900人。施甸县有18岁到60岁的劳动力资源21.3万人,而外出务工人员就有7.7万人。

如何解决在外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就成为对这些外出务工人员最好的保障。

去年9月份,施甸县委、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治保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就是这个文件,彻底扭转了永福村委会“治安问题突出”的局面。治保组织重建后,永福村委会10多名被公安机关列管的人员,帮教成果明显,治安防控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半年来,治保员协助公安机关破获系列诈骗案2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

“现在,群众遇到什么棘手的事情,都会第一时间给治保员打电话求助。重建治保会后,在外务工人员再也不用担心家里的安全了。”重建治保会,给外出务工人员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让治安重点村变成了“太平村”。

 

治保会不再是“空壳”

我国治保会组织建设提出于19515月,1952年出台了治保会组织暂行条例,1980年公安部下发关于继续执行治保会暂行组织条例的通知,对条例予以追认。但在随后的14年中,由于各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治保会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很多治保会存在治保人员量少质弱、年龄老化、经费困难、补贴短缺等问题。

“为此,1994年,中央综治委、公安部、民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了进一步加强治保会工作的通知。如今,这个通知也过去了20年时间。”施甸县公安局副局长王文栋认为,一个组织的有效运转,更要依靠县委、县政府的“顶层设计”,这才是确保治保会组织规范重建的最坚实保障。

“只有在组织机构、职能职责、经费保障、运转模式上综合设计,才能让治保会组织真正长期成为一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辅助力量。”

现在的永福村委会治保会,已经不再是一个“空壳”组织。1名治保主任、2名副主任、9名治保员每天分成两班,在村里值班巡逻。放学时段,治保员到学校周边维护交通秩序,24小时有人调处矛盾纠纷。

施甸县公安局由旺派出所所长何万友感叹:“几十年来,治保会这个一度存在得只剩下个名单的组织,又活跃在了群众中间。重建治保会组织后,我们开展治安工作更有信心了。”

 

公安机关全力推动治保会建设

“治保会组织建设,一直都是公安机关考核派出所工作的重要内容。”施甸县公安局水长派出所一位老民警介绍:“当时的情况是,治保员的名单就是村委会主任和副主任及村民小组长名单。特别是村民小组长,每月只有40元的补贴。这样的补贴太少了,大家不可能抛开生存问题开展群防群治。”

“即便是现在,村里召开群众代表会,也要给参会人员发放20元务工补贴。如果没有收入保障,仅治保会巡逻机制长期规范运转工作,就难以开展。”施甸县旧城镇一名党支部书记介绍。

为了确保治保会长期高效运转,施甸县委、县政府在“顶层设计”明确:每年由县级财政安排治保会专项基金40万元,县级财政和乡镇财政各承担一半;村级可从集体经济中补贴一部分资金作为治保员工资。为此,施甸县公安局也出台了考核办法以奖代补。

永福村治保会主任张自明介绍:“目前,村里除治保会主任由党支部书记兼任外,村级治保员根据规定,不含以奖代补每月可领到840元。”

永福村委会只是施甸县重建基层治保组织的一个缩影。甸阳镇苍蒲塘治保组织重建后,从保山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到施甸县公安局副局级以上领导,都轮流到该村共同开展工作,帮助共建治保组织。

另外,施甸县公安局各部门都分到了包保任务。要求包保责任人每月到包保乡镇,指导治保会建设工作,帮助基层治保会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且包保领导、部门与包保乡镇派出所实行捆绑考核。这些措施,无疑促使包保部门主动下基层,解决治保会运转中存在的各项问题。

“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尝试重建治保会组织,各地也有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王文栋认为,重建这个曾被“搁置了的组织”,关键还在于“长久保障”和“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