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山歌唱平安
2016-04-22 09:25:46
不尽山歌唱平安
——镇沅县公安局文化普法记事
通讯员 常正东
腊月劝人朋友们,
朋友相合莫相争,
三朋四友来得好,
烧水泡茶敬他们;
五月劝人弟兄们,
弟兄相合莫相争,
弟兄相合家富贵,
妯娌相合家不分;
二月赌钱菜花黄,
我娘骂我不成行,
耕田读书我不想,
东摇西逛赌钱郎。
走进镇沅山乡,人们会不时听到镇沅县公安局民警创作的“劝赌调”、“劝和调”。随行的民警老王介绍说:“近年来,镇沅公安局结合本地灿烂多姿的山歌文化,探索推出了寓教于乐的‘山歌唱平安’普法宣传模式,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和好评,有效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法制意识和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
精彩山歌 魅力无限
享有世界茶树王之乡和绿海金山的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镇沅地处哀牢山与无量山之间,23个民族像星星洒落在大山沟壑间,勤劳善良且富于想象的各民族,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想往辗转于艺术的追捧,形成了具有本土风味的歌与舞、风与俗,镇沅民间舞蹈种类繁多,最流行的是“三跺脚”、“羊四打”等20余种。歌曲主要有传说歌、情歌、挽歌、古调、苦调、盘曲等。其中明末清初传入九甲镇的铩戏,当地群众称“玩灯”,演出《二战吕布》、《斩蔡阳》、《踩灯场》、《出狮子》、《双天官》、《花灯》、《卖货郎》、《娶苏二姐》等三十多个剧目,为目前国内少有剧种。苦聪人原汁原味的《畲葩舞》、《蜂筒鼓舞》、《反弹三弦》,哈尼族“卡多人”的《篾笆宴》,彝族民间《芦笙舞》等不愧为深谷奇葩,散发着无尽的艺术魅力。
山歌是镇沅各民族表达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艺术形式。他们在放牧、生产时唱山歌,谈情说爱时唱山歌,高兴时和不高兴时唱山歌,唱山歌成为镇沅群众沟通交流方式之一。在镇沅,不论是在大山上、田间地头、村头寨尾,还是城区,都不时可以听到或对山而歌、独自吟唱,或互相对唱的山歌。山歌即兴编唱,感情真挚、朴实自然。随着镇沅民族民俗特色旅游业挖掘开发,山歌更加形式多样,走进了镇沅县城节日活动现场及广场活动。形成了人意曲、排曲、相爱曲、猜曲、想妹调、合婚调、送郎调、赶街调、饮酒调、采茶调、贺新房调、秋冬调等一系列表达歌者的真情实感,主题自然明了的山歌。
爱上山歌 创作多多
镇沅公安局民警职工和协警大部分来自各乡镇村寨,自小耳闻目染,深受山歌文化熏陶,哼上几句山歌对大部分民警职工和协警来说不在话下。
“记得当年骑竹马,转眼就是白头发”,一妇女唱后等着对手来对歌,可对歌的王某一时想不起如何对,跳歌的男女跟着妇女起哄,陷入尴尬的王某发现了站在边上民警罗正明,“罗师傅、帮帮忙”王某低声求助。刚刚晚会执勤结束的罗正明在同仁们鼓励下,“说起年纪不算小,开起玩笑还年轻”罗正明对过去,现场响起了群众和民警的欢笑声,罗正明、王某和三妇女对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合,大家在山歌声、弦子声、笑声中忘了劳累、忘了烦恼。
拥有35年警龄的哈尼民警罗正明是镇沅小有名气的山歌师傅,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一直在基层工作,跋山涉水、走村串寨的罗正明对山歌情有独钟,工作中遇上对山歌,只要有时间都会对上几曲。一次罗正明和同仁一起到村里办案,晚上10时许,村里的群众拉着罗正明对山歌,正准备返回的罗正明难于拒绝群众的热情欣然接受,他一人和五名群众对唱。遇上好的山歌,他就记录下来,如今他记录山歌的笔记本7本,山歌1615首、8万余字。用他的话说“唱山歌让他感受一方人情意、给他带来快乐、解除了劳累,亲近了群众”。
“罗师傅曲子唱得好,人也实在,没有官架子。”这是群众对罗正明的评价,群众约他对山歌那是常有的事。不论罗正明到那个派出所,或和那个部门民警下村,总会有民警协警要他教几首山歌。遇上罗正明与群众对山歌,同事们总是附和着、帮衬着,插得上也和群众对上几首,直到最后和群众一起在欢笑声中散场。如今,镇沅公安局在唱山歌小有名气的国保大队民警罗正明、和平派出所协警戴兴明带动下,逐步涌现一批喜欢山歌的民警职工和协警,山歌逐渐成为警民沟通的连心桥,镇沅公安局也支持和鼓励民警职工及协警和群众对唱山歌。
唱起山歌 送上祝福
“山歌老少皆宜,成为了少数民族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不可缺少一部分,要是把法律法规知识、安全防范、警示教育等内容编成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山歌,一定会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镇沅公安局提出了利用山歌为载体开展平安宣传的理念。
他们将唱山歌纳入警营文化建设内容之一,成立了唱山歌兴趣小组,并鼓励民警职工和协警立足岗位,创作法律法规、安全防范等内容的山歌,鼓励派出所等一线民警职工和协警掀起唱山歌热潮。镇沅公安局唱山歌兴趣小组主动请教民间文化团体、爱唱山歌群众,创作出100余首平安山歌。
除了民警职工及协警唱平安山歌,民警将平安山歌交给爱唱山歌的群众传唱。唱平安山歌渐渐被镇沅群众所接受和广泛传唱。“平安山歌不但丰富了山歌内容,也以一种一听就懂的方式开展法律法规和防范宣传。”这是镇沅各界群众对平安山歌的评价。
“平安山歌对我们这种少数民族地区太实用了,平安山歌一听就懂,就知道那样能做,那样不能做,特别是对没有文化的群众。”村领导对民警说,“以前哪样违法要问孩子,跑去问别人,对不对他们说了算,通过唱平安山歌,我就可以用法律教育孩子了。”没有文化的张大爷说。
“我家住在哀牢山,公路弯弯绕山来。”下乡开展驾驶员培训的民警小罗歌声刚落,一参训群众立马对过来:“道路基础并不好,带病车辆不要开。”不论是城区广场娱乐活动还是偏远山村跳三跺脚,群众对这种充满娱乐性、趣味性、通俗易懂的平安山歌赞不绝口。
眼下,镇沅公安局针对平安山歌口耳相传的局限,正着手准备和县文化部门一起,将平安山歌制成视频文件和光碟,发放给教育、运输、文化、各村委会和群众,让平安山歌家喻户晓。平安山歌作为群众和公安机关的连心桥,拉近了民警和群众的距离,群众对公安机关工作及社会治安的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