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互联网+”搭建服务群众新平台
2016-04-22 09:26:18
创新信息化条件下的社会治安治理新模式
曲靖“互联网+”搭建服务群众新平台
张 密 通讯员 许 伟
“今年,我们建立了社区警务联勤制;建立社会信息互联网采集平台;创新‘互联网+商铺联网报警’,破解技防工作推广难题;创新‘互联网+机动车GPS防盗系统’,破解机动车被盗案件高发难题;创建‘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和‘互联网+微信群’。用‘互联网+’业务,搭建起服务群众新平台。”
曲靖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局长赖韦名谈起提高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时说,如何围绕治安焦点,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科技优势,深化基础工作改革创新,大胆探索社会治理信息化新途径,是有效提升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和水平的关键。
健全联网报警联动机制
“加强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对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问题进行综合整治,一直是开发区分局工作的重点。去年,分局共立治安案件961起、查处826起、打处150人。”开发区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徐尤苍介绍,今年分局工作重点则是要创新“互联网+商铺联网报警”,破解技防工作推广难题,减少案件的发生。
在创新“互联网+商铺联网报警”工作中,开发区分局指导企业加强治安防范服务。引进有科技含量、经营规范的安防公司入驻开发区,配合安防公司加大宣传力度,让商铺业主知晓“联网报警”的作用。引导沿街商铺、重点单位安装“联网报警”管理系统,从而减少街面商铺、重点单位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同时,健全了联网报警联动机制。客户端报警器对防控区域实施联网报警、红外线监控,并与安防公司联网。“在布控期间发生异常情况时,前端报警器现场发出报警声,通过电话或无线网络向监控中心及业主上传信息;安防公司立即派人赶往现场处警,根据情况与分局110进行联动,快速打击现行违法犯罪。”徐尤苍介绍。
建立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互联网+’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是开发区分局一直思索的问题。今年,分局创新‘互联网+社区微警务’模式,推出了‘互联网+行业场所管理’功能,破解行业场所管理难题。”
治安大队副大队长朱亚惠介绍,在“互联网+行业场所管理”中,我们建立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将公安业务及服务事项公布于服务平台,督促行业场所组建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发布行业场所管理规范、微信预约等内容,主动接受行业业主和群众的监督、核实。
同时,建立和完善人员信息查询比对工作机制。依托旅店业QQ视频核对机制,通过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对特定对象进行审核,满足群众信息查询需求。依托社会采集平台,对开锁业、物流寄递业等特殊行业实行动态监管。
朱亚惠说:“另外,社区民警均建立了微信群,指挥中心通过可视化调度平台,对社区民警进行在岗在位情况监督。派出所建立微信群,根据辖区情况发布警务公开、法制宣传等信息;受理群众举报投诉、解答群众网上咨询。通过‘互联网+社区警务群’,更好地收集掌握辖区的社会治安动态,更加便捷地服务群众,有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依托互联网提升服务效能
“开发区分局从建局之初,就一直坚持打造‘精品分局’的目标,不断提升各项公安业务和队伍建设,为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今年,我们还将依托分局网上公安局,着力打造‘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提升现有办事类业务、信件类业务的便民服务效能,提升群众满度度。”
赖韦名介绍,“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包括互联网+便民服务、互联网+双评和互联网+宣传三项内容。
在互联网+便民服务中,建立网上服务平台,促进执法公开,规范业务办理流程,提升公安机关管理服务的透明度,提高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在互联网+双评中,完善窗口服务现场评价机制;完善网评、微评工作机制;强化考核监督。根据现场测评、网上测评、微信测评等综合情况,考核群众对窗口民警的满意率。赖韦名介绍:“而互联网+宣传工作,则是统筹抓好互联网+新兴媒体的建设和应用,推进警务公开和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