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厅开展“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主题宣传活动
2016-05-20 11:56:29
省公安厅开展“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主题宣传活动
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力保障
鹿晋芸

5月15日,省公安厅和省政府金融办、昆明市公安局以及相关部门和单位联合开展昆明地区广场主题宣传活动。今年主题为“防范风险 护航发展”。宣传活动围绕非法集资、传销、假币、银行卡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内容展开,并结合典型案例和实物展示,向群众介绍相关防范知识。同时,还邀请了云南白药等多家知名企业负责人到现场,教群众如何辨别真伪。
2015年,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始终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自觉融入全省经济建设工作,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金融风险和社会稳定风险不断积聚、经济犯罪更趋复杂的严峻形势,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全力护航全省经济发展。
重拳出击打击经济犯罪
2015年,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共立各类经济犯罪案件7279起,破案5904起,抓获各类经济犯罪嫌疑人3098名,挽回经济损失12.3亿元。针对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突出经济犯罪问题,深入开展了互联网风险排查、打击非法集资、整治网上非法买卖银行卡、“猎狐2015”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全省共查处非法集资案件62起,挽回损失1.3亿余元;查破网上非法买卖银行卡案件530 起,收缴涉案银行卡2390余张,涉案金额4893.33万元;打击假币连破大案,收缴假币901.6万元;查破涉税犯罪案件205起,涉案金额19.73亿元;查破侵权制假案件718起,捣毁制贩假窝点73个;破获传销案件109起,清理遣返传销违法人员2531人;“猎狐2015”专项行动,成功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37名。全省公安机关还成功侦办了一批公安部、省公安厅督办的重特大经济犯罪案件,有效维护了经济市场的安全稳定。
全力构建防范经济犯罪格局
各级公安机关通过延伸工作触觉、深化协作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全力构建经济犯罪防范工作格局。省公安厅建立了全省经济犯罪举报中心,对外公布了举报奖励办法,搭建网络平台,接受举报投诉。年内经济犯罪举报中心共接到群众和有关部门转来报案线索236起,办结186起,在查50起,立案41起。同时,省公安厅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建立28项常态化的工作协作机制,派出21名警务联络官走进企业、联系行业领域,帮助指导发现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同时为了提升主动预警能力,建立了全省经侦情报信息三级研判机制,研判分析各地、各领域突出、新型、多发、高发经济犯罪,有针对性地发出风险预警提示,如高校招考诈骗、高额度信用卡隐患、积分兑换诈骗、虚假原油期货交易等风险预警,引起相关行业部门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措施有效堵塞了漏洞。全省公安机关贴近市场主体,树立“打击与保护并重,惩治犯罪与预防犯罪并重”的理念,大案小案、本地外地、国企民企同等对待、平等保护。通过开展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事业单位等“五进”活动,向人民群众“送防范、保民生”,向辖区企业“送建议、保安全”,把防范工作的触角更多地延伸到事关民生的行业和部位,帮助群众、企业提高发现、识别经济犯罪的能力。
坚持民意引领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主动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新要求,以深化执法内外监督为保障,严密经侦执法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内部监督机制,主动接受检察机关对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监督。
今年,金融领域大案要案频发、特别是互联网行业金融风险频发,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有所增加、侵权制假屡禁不绝、商贸欺诈常有发生、职业化特征明显、网络化趋势加剧、复合化形态突出。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将不断提升驾驭复杂局面、精确高效打击经济犯罪的能力,增强经侦工作服务经济发展和防范经济犯罪的能力,更积极主动地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建设的新常态、新要求,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作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