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饭团
2016-05-20 12:03:47
母亲的饭团
鹤庆县公安局 张泽荣
“怎么天天就这些菜呀,我都吃腻了?”星期四下午放学回家,望着饭桌上已经摆好的四五道菜,小学五年级的女儿满脸不高兴,嘟着嘴不满地说。“这么多的菜你都不想吃,以前你爸爸小时候吃一个饭团就去上学了。”一旁的母亲对女儿说道。“饭团?”当母亲一说出口,那吃母亲做的饭团光景,瞬间浮现在脑海,仿佛就在昨天。
上世纪80年代,农村还在使用土灶烧柴做饭。每到农闲时节,母亲就和村里的妇女一起到十多公里外的西山上砍柴,以便备下一年的柴火。由于路程遥远,每天凌晨4点多钟,母亲就起来做早餐并带上在山上吃的午饭,同时还为读小学的我和小妹做好上学吃的早点。由于距离上学还有一段时间,加之其它食物不便,饭团便成了我和小妹最主要的早点。说到饭团,就是在锅里放少许的猪油和盐巴,将适量的米饭放下去拌热,然后用手将热气腾腾的米饭捏紧成为拳头大小圆形或椭圆形的一团。饭团最大的好处就是做法简单快捷、易拿易带,吃起来也方便实在。
母亲走后三个小时左右,我和小妹便起床读书了。提一桶井水洗漱完毕,背上书包就跑进厨房,提起锅盖,锅底大碗里准会放着两个还冒着热气的饭团。和小妹一人拿一个,边吃边走快快乐乐地上学。读书的象山小学距离村子一公里左右,饭团吃完也刚好到校。记忆中,母亲做的饭团软硬适中,饱满软糯的饭粒里飘着一股淡淡的油香,平平常常的米饭经过母亲的巧手变得十分可口,拿在手中迫不及待一口咬下去,顿时清香四溢、软绵爽口。最寻常的食物、最普通的形状、最简便的吃法,然而小小的饭团却营养健康、天然纯正。就这样,在那个贫苦的年代,每天早晨吃着母亲做的饭团,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开始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年复一年,母亲的饭团陪伴我度过了生命中美好的少年时代。
流年似水,时光恍然而过。如今,母亲已白发婆娑,我也不再年轻。在这纷纷扰扰的岁月里,早已忘记了曾经许过的诺言,早已模糊了生命中出现的匆匆过客,早已放下留存心底的那些眷念,唯有那段吃饭团的时光,仍历历在目,那么魂牵梦萦。无论人世如何变迁,都让我充满着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