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逃得了票,逃不过法网

    2016-05-23 10:44:59

逃得了票,逃不过法网

 

抓获45人、涉案金额达65万,近日,昆明铁路警方破获我国实行火车票实名购票制以来,规模最大的一起火车票款诈骗案。

2013年,铁路部门推出了实名制购票挂失补票政策。这本来是一项便民惠民的好政策,然而,最近却有一些人在这项政策上动起了歪脑筋,干起了违法犯罪的勾当。

2015年12月11日,昆明火车站的售票大厅里人头攒动。春运临近,每一个售票窗口前都排起了长龙。

19点左右的时候,一个年轻人来到窗口前,对售票员说,他要补办一张火车票,随即递上了他的身份证。每天因为各种原因丢失了火车票而来补票的乘客很多,可是,就在售票员将年轻男子的身份证放在读卡器上的时候,显示屏上出现了系统提示的弹窗,内容是此人曾有多次挂失补票的记录。

这不得不让售票员起了疑心。售票员通知了检票口的工作人员,在检票上车的时候,对持这张票的人进行重点关注。

当天晚上,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检票口的工作人员发现,有两个年轻人,手持两张一模一样的火车票。他们一个人持有身份证,而另一个人持有与身份证和火车票上信息一致的临时身份证明。

昆明站的工作人员遂向昆明铁路公安处昆明站派出所报了警。警方经过调查后发现,两个人均有多次挂失补票的记录。“一个有86次,一个有110次。”昆明铁路公安处刑警大队民警彭晨介绍。

警方分析,两个人是以挂失补票作为手段来帮助其中一个人逃票。根据两人的挂失记录计算,两人长期以来逃票所“节省”的火车票费用一个多达10000余元,一个多达8000余元。“都达到了刑事立案标准。”彭晨介绍。昆明铁路警方遂对两人进行了刑事拘留,并立了案。

“经过我们审讯,两人交代,他们是做荧光棒生意的。主要是在大型演出活动中将荧光棒卖给来看演出的观众。哪个城市有演出,他们就去哪里。”彭晨介绍。由于这种工作性质,他们需要频繁地辗转于全国各大城市,火车票的支出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两人灵机一动,利用现有的挂失补票政策,想出了一个逃票的方法。

首先,其中的一个人用身份证购买一张火车票,然后在乘车前办理挂失补票,再以没有身份证为借口,开具一张同一名旅客的临时乘车证明,这样就可以同时持有两张一样的火车票。接着,两名嫌疑人用两张火车票错时进站乘车,其中一人到站后以找到原车票为由,将挂失所补办的车票办理退票,以此达到一人购票两人乘车的目的。

昆明铁路警方通过技术手段对两个人的关系网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两个属于同一个团伙,该团伙涉案人数达159人。由于作案人员分散,昆明铁路警方与河南、河北、山东、吉林、黑龙江等地警方开展合作,已将45个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据悉,该案的涉案金额多达65万元,是我国实行火车票实名购票制以来,破获的规模最大的一起火车票款诈骗案。

文/唐天雷  唐明龙  王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