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公致残民警杨学华的从警之路

    2016-05-23 10:59:15

因公致残民警杨学华的从警之路

 

他是英雄民警,曾荣立一等功。受伤之后,他拒绝了转业去其他地方工作。20多年来,他带着受伤的身体坚守在公安岗位上。“因为受过伤,偶尔会头晕,腿脚会麻木,但公安民警的精气神儿,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减退。”

现年51岁的杨学华体型微胖,神情肃穆,不苟言笑。工作中的他总是一丝不苟,很难看出身带四级伤残,然而杨学华经常会感到头昏头晕,腿脚麻木,左腿臀部坐骨神经部位和前头部前额至今仍有弹片残留。

25年前,已经在教育部门工作了3年的杨学华进入到公安部门,先后在镇康县公安局治安科、军弄派出所和指挥中心工作过,如今在镇康县公安局治安大队负责公务用枪管理工作和日常办理证件的工作。25年的警察生涯中,杨学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1993年被临沧公安处评为优秀户籍民警;1995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2007年被临沧市委评为“感动临沧十大人物”;2011年被中央政法委授予“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荣誉称号。

 

先后从身上取出8块弹片 

20世纪90年代,国家禁毒委员会和公安部为反映我国禁毒领域工作的情况,联合中央电视台拍摄制作了一部禁毒纪录片《中华之剑》。杨学华和他的同事们与毒贩英勇斗争的壮举被搬上电视屏幕,感动了无数国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994年,杨学华在镇康县公安局军弄派出所工作。8月的一天,派出所得到消息,境外一毒贩刘某将贩运一批毒品入境。刘某是一个亡命之徒,且当时还带着2颗手榴弹。所长张从顺先安排杨学华和鲁玉军2位民警在毒贩必经的路口设伏,并向镇康县公安局报告情况,请求支援。

凌晨1时许,张从顺带着当时的镇康县公安局缉毒大队大队长李忠华也来到伏击地点。李忠华将杨学华安排在第一设伏位置,协助缉毒大队民警李云峰等人实施抓捕。当刘某出现的时候,李云峰一跃而起将刘某拦腰抱住并顺势扑倒在地,杨学华等5名民警也一起扑向刘某。穷凶极恶的刘某拉响了早已开了盖的手榴弹,引爆自毙,随即5名民警也倒在血泊中。

这次行动,共缴获鸦片19.33千克、M46手榴弹1枚、匕首1把。所长张从顺和民警王世洲壮烈牺牲,李云峰、李忠华多处受伤。伤势最重的是杨学华,他的额部、胸部、腹壁多处重伤,送到医院时已处于休克状态,在医院经过8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才脱险。舍生忘死,敢与毒贩以命相搏,杨学华被云南省公安厅荣记一等功1次,同时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那是我一生都难以忘却的记忆。”20多年后再次回想起那次经历,杨学华依旧历历在目。在之后几年的医疗中,医生先后从杨学华身上取出8块弹片,还有2块弹片残留在左腿臀部坐骨神经部位和前头部前额。在杨学华的左肢大腿处,接着500px长的人工主动脉血管,由于血液循环差,导致左脚经常肿胀、麻木、酸痛、发烧。1995年杨学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评定为二等甲级伤残(相当于五级伤残);因伤情多次复发加重,2015年,杨学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调整为四级伤残。

 

“他保管枪支,我们放心”

 

1994年至2000年,杨学华因伤病复发,多次休克,但他以超人的意志战胜伤痛。

2000年,伤势稍有好转的杨学华向镇康县公安局党委提出工作请求,但考虑到杨学华的病痛反复发作,且有可能会使伤痛加重,局里坚持让其专心治疗、静心休养,没有同意他的工作请求。

2002年,基本康复的杨学华再次提出工作请求,镇康县公安局才将他安排到治安大队,负责公务用枪管理和日常办理证件的工作。

杨学华深知枪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他常说:“干我们这一行,枪就是我们的生命,而做好枪支管理工作,维护枪支良好状态,就是对战斗在一线战友的爱护与关心,就是在维护战友的生命安全!”

2008年1月的一天,镇康县公安局禁毒大队1名民警和2名辅警在公开检查时被持枪毒贩射击受伤,杨学华眼前马上浮现出1994年那个惨烈的场面。杨学华快速赶到枪弹库,把枪弹发放到要去围捕毒贩的战友手中。拖着行动不便的身体,他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始终坚守库房,一次次领取枪弹、一次次归还武器,无一出错,确保了围捕行动中枪弹的良好状态。最终,民警通过1名毒贩揪出了1个境内外毒贩互相勾结、精心谋划的跨国、跨省特大武装贩毒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缴获毒品海洛因8562.8克、冰毒2.9克、“54式”军用手枪4支、子弹15发。

2015年2月的一天,杨学华因感冒正在医院输液,忽然听见隐约有枪炮声。想到可能有什么事情发生,单位民警可能需要用到枪支,杨学华立即拔下针头就前往公安局。到单位才得知,是缅甸政府军和果敢同盟军在缅甸老街激战。为防止边境发生意外,民警执勤需要配备枪支弹药,经镇康县公安局领导审批后,杨学华及时按要求配发给执勤民警枪支弹药。

2010年,因8年来所管理的公务用枪安全无事故,杨学华荣记三等功1次。“他保管枪支,我们放心。”公安局的民警都这么说。

 

赤忱服务群众和同事

 

除管理枪支外,杨学华还负责办理临时身份证、特种行业许可证、危险爆炸物品准购准运证及刻章业务等工作。在基层派出所工作过的杨学华深知有的群众进城一趟不容易,因此,在办证工作中,只要手续齐全的,他决不让群众跑第二趟,对手续不齐全的,他耐心细致地解释,等手续补齐后,决不让群众跑三趟。

2015年6月,刚下班回到家中的杨学华接到电话,对方说自己家住农村,因为妻子得了重病,需要办一个临时身份证,但是赶到公安局门口发现办证大厅的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了。杨学华顾不上吃饭,急忙赶回单位,为那位群众办了一个临时身份证。

2014年以来,杨学华共办理临时身份证1126张,其中856张是为在外地打工的群众办理的。为方便他们领取证件,杨学华还自己到邮政局给他们邮寄过去。

杨学华曾在走访中得知,辖区有3位孤寡老人生活困难,而且还没有享受低保。杨学华为3位老人准备了相关材料,到镇康县民政部门反映,为3位孤寡老人办理了低保。其中2位老人因为领取不方便,杨学华年复一年地为他们领取低保金,之后再设法找人给他们带过去。每到年底,民政部门都习惯性地给他打电话:“你可以来领取两位孤寡老人的低保费了。”

除此之外,杨学华还积极投身到公安宣传事业中,他把战友的点点滴滴写成新闻稿件给媒体,借助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情况,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先后在各类媒体上发表新闻稿件200余篇,把一曲曲春风化雨、深情厚谊、感天动地的民警之歌及时传播出去,赢得了广大民警、普通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文/穆在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