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故事·案列

    2016-05-23 11:32:02

封面故事·案列

 

嵩明:买卖死牛肉被查获

2015年年初,嵩明县公安局通过走访群众得知,在嵩明杨桥牲畜市场有人买卖死牛、马,经宰割后将部分死牛、马肉销往嵩明、海口、曲靖等地。

昆明市公安局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警力开展侦查。3月15日,嵩明县公安局和海口派出所联合行动,分别在嵩明县、海口镇抓获犯罪嫌疑人会泽籍男子马某(42岁)、嵩明籍男子马某某(26岁)、寻甸籍男子马某某(32岁)及会泽籍男子丁某某(39岁),现场收缴520余千克未经检疫合格的牛、马肉以及两头死因不明的死牛。查获的涉案物品被进行无害化处理。

被抓后,4名犯罪嫌疑人对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6月5日,3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移送起诉追究刑事责任。目前,3人均已被判处有期徒刑及罚金。

 

镇雄:酒厂添加“除苦剂” 36000瓶假酒被查

2015年2月3日,国家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对镇雄县天池酒厂生产的1800件共36000瓶云凤二曲白酒进行抽检,检验结论为不合格。随后,镇雄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立即进行检测,发现该厂生产的云凤二曲白酒中添加了“除苦剂”,“除苦剂”中含有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糖精钠”。由于案值较大,镇雄县公安局随即对此案进行立案侦查。

经调查得知,天池酒厂由镇雄籍男子吴某某(男,56岁)和四川籍男子吴某某(男,52岁)共同经营,添加了除苦剂的白酒主要销往镇雄县乌峰、塘房、林口等乡镇和彝良县等地。

据悉,食用较多的糖精钠后,会影响肠胃消化酶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

5月11日,两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被镇雄县公安局依法予以刑事拘留。5月23日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红塔:“百花草堂”假药案涉案罪犯被追责

2015年3月23日,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由公安部、云南省公安厅督办,玉溪市公安局红塔分局立案侦破的红塔区“百花草堂”特大生产、销售假药案中的吴某某等7名罪犯作出终审判决。

其中,罪犯吴某某、牟某某、黄某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2100万元;罪犯黄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7年,并处罚金1200万元;罪犯李某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执行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1200万元;罪犯袁某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敲诈勒索罪、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决定执行有期徒刑9年,并处罚金80万元;罪犯周某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期2年执行,并处罚金71万元。公安机关扣押、冻结在案总值9000余万元的涉案财物,枪支等其他涉案物品被依法没收。

 

威信:查获8吨用硫磺熏蒸过的竹笋和蕨菜

2015年4月17日,威信县公安局接到威信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移交的涉嫌有毒有害食品案线索,随后在威信县罗布镇集镇分路与高田乡岔路口,民警查获一车用硫磺熏蒸过的鲜竹笋和鲜蕨苔,合计8.675吨。经过抽样检验,查明1千克鲜竹笋内含有2.37克硫磺,1千克鲜蕨苔内含有2.75克硫磺。

4月22日,威信县公安局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黎某予以刑事拘留。据犯罪嫌疑人交代,从2015年4月开始,他在威信收购鲜竹笋和鲜蕨苔,用硫磺熏蒸后,运往四川省宜宾市进行加工销售。

4月30日,威信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黎某批准逮捕。5月4日,威信县公安局、工商局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共同对查获的8.675吨有毒有害竹笋、蕨苔进行销毁。

 

墨江:105吨涉走私冷冻肉被销毁

2016年1月4日晚,墨江县公安局泗南江派出所民警巡逻至泗南江水电站时,发现路边停放着4辆遮挡号牌的大货车,形迹可疑。民警随即对驾驶员及车辆进行检查,发现4辆货车车厢内载满冷冻肉制品,经称量净重105吨。经调查,该批冻肉制品由景洪市途经墨江,准备运往昆明。4名驾驶员均不能出示其承运冻品的有效证件,自称只负责运输该批货物,不清楚货主及货物的具体情况。

1月6日,该批涉嫌走私冰冻肉制品被无害化处理。

 

封面故事·数据

近年来,云南省公安机关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

2012年,全省公安机关通过群众举报、民警摸排等工作,共发现“四黑四害”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线索12790条,根据线索共捣毁生产销售假劣食品药品的“黑作坊”“黑工厂”“黑市场”“黑窝点”768个;共侦破制售假劣食品药品刑事案件6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0名。

2013年,全省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122756人次、警车15629辆次,清查大中型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市场、大型超市等33541家,学校4000余家次,检查学校食堂5571次,检查餐饮店铺、饭店17074家,食品加工厂2216家,畜禽交易市场和屠宰场所1401个;共捣毁生产销售假劣食品药品的“黑窝点”“黑作坊”137 个;共破获各类食品药品刑事案件73件,打掉犯罪团伙1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37名。

2014年,全省共破获食品药品犯罪案件28起,其中破获公安部督办案件1件、云南省公安厅督办案件1件,抓获犯罪嫌疑人78名。

2015年,云南省公安厅在全省部署开展食药打假“利剑行动”,全省破获食品药品犯罪案件3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