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梭在湄公河上的“橄榄绿”

    2016-05-23 12:09:53

穿梭在湄公河上的“橄榄绿”

 

 “10·5”案发生后,云南公安边防总队的官兵们与老挝、缅甸和泰国警方一起联合打击犯罪势力,救助遇险船员,保护过往商船,让湄公河成为一条连接四国人民的幸福之河。

2月26日,雨后的云南关累港水雾氤氲。3艘标有“中国公安边防”字样的船艇徐徐靠岸,第43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船艇顺利返航。

自2011年湄公河“10·5”案发生后,中老缅泰四国建立联合巡逻执法机制,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联合其他三国公安力量联合开展执法巡逻。

2月18日,在湄公河老挝班相果水域连续发生2起老挝籍民船沉没事故,成功救出所有7名船员和转移部分运载货物。“在湄公河上跑船越来越安全了。”在繁忙的关累码头,已有16年行船经历的“中辉6号”船老大钟泽然说,“中老缅泰四国联合巡逻执法,让如今的湄公河成为一条平安的河、赚钱的河!”

不分旱涝,无论风雨,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公安官兵坚定地守卫着这片水域,守护着往来船只的安全。这份坚守换来了往来船员和沿岸民众的感激,换来了“黄金水道”的安全与繁荣。

李元刚是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组建时特招入伍的民船船长之一,他见证了湄公河由乱到治的过程。李元刚早年就是公安边防官兵,他曾在西藏日喀则地区、海拔5000米的边防哨所里守护祖国边境安宁,直到4年后离开军营。

1999年,李元刚来到湄公河畔。一开始只是帮人照看船只、收钱管账,但他凭着军旅生涯磨砺出的韧性与拼劲,仅用7年时间就从水手成为了船长。2009年春节刚过,李元刚驾驶的船只在湄公河上遭遇了武装人员的勒索。

2011年底,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征募操舵手的消息传来,李元刚凭借着从军的经历与过硬的本领,通过层层选拔,他再次穿上戎装。激动之余,李元刚也很快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自中老缅泰四国巡航执法开展以来,湄公河上的治安慢慢变好,现在湄公河运输货物的货船络绎不绝。

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公安官兵介绍,自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建立以来,在中国关累至泰国清盛航段成功处置商船搁浅、触礁、沉没事故137起,救助船员286人,打捞沉船12艘,安全转移货物3960吨,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960万元。

文/付 静  王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