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警背后的故事

    2016-05-23 12:20:25

女警背后的故事

 

 只不过因为是女警,她们比别的女人更坚强、更知足。和孩子的一次互动,和家人的一次旅行,都让这些身为警察的女人们觉得,那是无比幸福的时刻。

她们或许无法想象,真实的世界里,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里令人竞相追捧的女老板米兰达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也无法想象她极尽奢华的工作和生活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因为相较于前者,她们的工作和生活显得朴实多了。然而,她们不艳羡。身为女警,她们的这一生注定了平凡,但绝不平庸。

 

骨子里的好强

刘晶是通海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的一名女警,今年32岁。也许就像她自己说的她骨子里就很好强,所以对待任何事情,刘晶总是一副不屈不挠的样子。

2009年6月26日,刘晶从派出所调到刑侦大队两个多月,也就在这天,她参与了她刑侦岗位上的第一起命案,领导给她的任务是担任尸体解剖的录像。原本,同事们都担心小姑娘心理上接受不了,就连刘晶自己也不确定是否能够完成任务,毕竟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尸体,而且还得记录下解剖的过程。但她还是毅然接过了任务。令所有人惊讶的是,刘晶竟然异常镇定地完成了录像。

出人意料的表现,让几个师兄决定再逗逗她。吃饭时,他们故意点了红烧排骨和夫妻肺片,想等着看刘晶“食不下咽”的样子。可菜端上桌,刘晶却毫无异常反应,淡定地吃遍了所有的菜。“笑话”没看成,反倒是师兄们坐不住了,“你真牛,果然是干技术的料。想当年我们第一次看法医解剖,一个星期都吃不下猪肉。”对这位女同胞,师兄们打心底里佩服,也开始对她刮目相看。只是他们不知道,曾经的刘晶会因为看到命案卷宗里的照片而头脑发昏、四肢无力。

“作为一名技术民警,我的职责是破案,而不是拖队伍的后腿。”刘晶说。或许就是这样的信念,让刘晶一次次地克服了遇到的各种挑战。

有案子需要出现场的时候,刘晶总是铆足劲儿就跟着师兄们走了,即便是休息日,即便接到工作通知时她正在带孩子。她说她的生活服从于工作。翻山越岭、攀墙爬楼,虽然任的是“技术职”,但这些“体力活”,刘晶也经常干。

她知道农村瓦房的屋顶很滑,瓦片容易掉落,因为她爬上去过,她说那里很危险,但只有站在那里才能看清现场的环境,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出入口在哪。她曾爬上三楼,半个身子悬空地趴在窗户上采指纹和量脚印,她说犯罪嫌疑人就是从这里进入室内实施盗窃的……刘晶工作的样子,几乎让所有人都觉得她很强大,但只有她自己清楚,她有多恐高,她也会害怕,只是她咬牙不说,然后咬牙挨着。直到现在,一些她曾经害怕的东西因为久而久之地重复也早已变成了她习惯的事情。

刘晶总说,她骨子里很好强,而她每个阶段的经历似乎也都在印证着这句话。高考时,她下定决心要考警校,第一年考试失利,她坚持选择复读,直到第二年如愿考进警校。参加工作后,只要有案子,她都会跟着去,即便那里有危险。单位组织歌唱比赛,参赛的曲目她不会,但她还是先报了名,然后再抓紧时间自学。就连教育女儿,她也绝不含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哪些东西能要、哪些东西不能要,年仅3岁的女儿在她面前已经没有了撒娇的权利。然而,她在朋友圈里晒出的,又都是对女儿满满的宠溺和爱。

干刑侦工作7年了,刘晶欣慰的是,她对工作的兴趣没有减退反而增加了,她说是工作让她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如今,她最自豪的,就是经过她的指纹比对和现场分析,她可以信心十足地告诉办案民警,“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个案件,嫌疑人是某某某,你们可以抓人了”。

 

是警察,也是母亲

也许是天生倔强,也许是过于执着,有些女人的决定在常人看来有点匪夷所思。就比如《鉴证实录》里的女法医聂宝言,哪怕相亲时候对方听说她的职业就望而却步了,她也没想过要改行,比起嫁人,她更在乎自己所追求的东西。这样的女人是智慧的,建水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的女法医后琼就是其中一个。她说,她一生的黄金时间只要做好一件事情就够了,而这件事就是当法医。

尸体检验、伤情鉴定,和电视里的聂宝言一样,后琼的工作离不开这些。不同的是,后琼还要将很大一部分精力花在与群众打交道上。

后琼经历过这样一次伤情鉴定,一名30多岁的男子在事故中受伤,做伤情鉴定时,她发现男子受伤处的骨头已经碎裂,情况比较严重。出于伤处能否痊愈的考虑,她建议男子做手术。然而,由于经济不宽裕,男子一家都不愿意做手术,坚持说找中医包扎一下就行。那天,后琼给男子家属做了一上午的工作,但最终也没能劝说成功。“做群众工作远比做法医的专业工作复杂得多。”后琼有点无奈。然而,和群众打交道,需要处理的工作不止这些,死者家属的思想安抚,涉事双方的纠纷调解,后琼也要做。“身为警察,这些都是我的职责,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让自己的工作实实在在地帮到群众。”后琼说。

“法医工作并没有那么容易,往往要走很多弯路,我们是在摸黑走路。”6年的工作经历,让后琼觉得法医并不像电视剧《鉴证实录》或者《法证先锋》里演的那样。

“哪怕是一条很小的线索,要发现它,可能都要费上几天的劲儿。”在侦查一起命案时,后琼对此就深有感触。当时,命案现场基本找不到有价值的线索和证据,她和同事在现场工作了整整一天也没有收获,而命案中死者的家属情绪很激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警方的压力。第二天,后琼和同事在原定的现场范围基础上,将搜索范围再次扩大,最终才在较为偏远的地方发现一件带血的衣服。经过DNA检验,后琼证实了衣服上的血迹系属一名有前科的人员,之后警方锁定了此人。经过一系列工作,警方查实该名有前科人员就是这起命案的真凶,最终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电视里的法医,他们如何发现线索、如何找到案件关键,都是预先设定好的,他们只需照着走一个程序。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东西都无法预料,你不知道下一秒碰到的会是什么。”除了现实的情况更复杂外,后琼也清楚她所经历的现实还无法做到和电视里那样的发达与精准。而同样是女法医,后琼对电视里很多人视之为“偶像”“女神”的聂宝言也没有太多感觉,因为她们并不相像,也无法做到相像。对于偶像的定位,后琼始终觉得应该是指那些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持干二三十年的人,比如她队里的前辈、她在学校时候的老师,而她也在试图成为那样的人。

后琼还记得,大学毕业时,老师送给她们学法医的女同学的赠语是——能赶紧找到人嫁了。后琼知道这话是祝福,也是担忧。她清楚,从事法医这个职业的人,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他们所承受的东西要比其他职业多得多,尤其对女性而言。但后琼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很坚定,她说她要用自己一生的黄金时间将法医的工作做好。

后琼很欣慰,她没有被安排去相亲,也没像老师担心的那样嫁不出去,在工作取得成绩、获得肯定的同时,她也较好地兼顾到了生活。工作之后,她嫁给了自己的同学,如今的她已经是一岁孩子的妈妈了。她很知足,因为她找到了一个能理解自己的伴儿,组成了一个快乐又包容的家。

后琼说,法医这个职业赋予她的,是让她比所有人都看得开,见惯了生生死死,她反而比任何人都珍惜生命,重视身体健康。所以,如今除了工作,后琼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女儿身上,她深知,她是一名警察,也是一位母亲,这两个角色,她都要担任好。

 

180公里外的家

按照后琼说的,和玉兰应该也能算得上是“偶像”,她是香格里拉市金江派出所的教导员,今年38岁,到如今扎根派出所已经整整15年。

和玉兰并不是那种很会说话的人,就像她同事说的一样,实实在在做事或许才是她最为舒适的状态。在派出所,经常能见到这样的场景,明明和玉兰是在交代民警要做的事,可往往一转身,她也跟着一起干起来了。“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我自己一定要先做到。”这就是和玉兰的原则,也是身为教导员的她和民警的相处模式——没有特殊,有事大家一起上。

金江派出所人手不足,和玉兰便兼任着户籍和内勤的工作。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她带头实行“当日办结”“延时服务”和“限时服务”制度,及时有效地帮群众办理户籍业务;她要求民警以社区警务室为依托,将业务延伸到各个行政村,让群众办事少走弯路;甚至,她还经常跑到村寨去给群众送身份证……在和玉兰负责户籍工作的几年里,金江派出所没有发生过一起因为服务态度及工作不到位而引起的投诉或上访事件。就连派出所的台账制作,和玉兰也都用尽了心、费尽了力,从索引表到封面,都有她的讲究。她对工作的事无巨细,民警们将其视为“和玉兰特色”,而这种特色,他们又将其又归结于和玉兰对完美的追求。

派出所的人都说,和玉兰是派出所的“管家”,不嫌事多,什么都管。而对和玉兰来说,派出所在她心中的地位已远远超出了“家”的地位。为了让民警感受到派出所的凝聚力和温暖,让派出所的所有工作都能正常运转,和玉兰长年累月地驻在了派出所。

和玉兰说,从结婚到现在,因为工作的关系,她和丈夫一直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如今,女儿都已经12岁了,可他们一家人相聚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

曾经,丈夫对和玉兰是有意见的,他不理解和玉兰究竟有多忙,忙得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一年中秋节,轮到和玉兰值班,丈夫便带着女儿到派出所和她一起过节。那天,因为来派出所办事的群众太多,和玉兰接到丈夫后,便让他在所里等她。丈夫就那么坐在和玉兰的办公室里看着她里里外外、来来往往地忙碌,直至3个小时候,和玉兰才有了歇口气的时间。从那以后,丈夫和女儿不再说什么了。假期的时候,他们默契地不再追问和玉兰休不休息;回到家,女儿更习惯问她什么时候走,而不是说“妈妈你回来了”。有时候,丈夫会打趣地跟和玉兰说:“你是单身汉,我是又当爹又当妈。”对此,和玉兰只能笑笑,尽管心里苦涩,但事实确实就是这样。和玉兰心里最大的遗憾,莫过于不能带女儿、无法陪家人,每次看到微信上女儿发来的和爸爸一起旅游的照片,她的心里又暖又痛,因为原本她承诺过他们,那次旅游要一家三口一起去。

从金江派出所到家,要经历180公里的车程,其间一来一回耗时将近一天。如今,工作再忙碌,和玉兰都会尽可能地坚持每三周回一次家,虽然只是又一次的短暂相聚,可对她而言,这些零碎的时间却能够纾解她在180公里以外的牵挂。

她们,是女警,也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女人。只不过因为是女警,她们比别的女人更坚强、更知足。和孩子的一次互动,和家人的一次旅行,都让这些身为警察的女人们觉得,那是无比幸福的时刻。

 

记者/海世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