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走了个好局长”
2016-05-23 13:54:21
“威信走了个好局长”
用“兢兢业业,死而后已”这八个字概括一个人,也许听起来会觉得有些空泛,可对于王永明来说,这个概括却是那样的具体而生动。
他任威信县公安局局长两年多,只请过3天假;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他依然忍着剧痛到派出所检查工作;生命的最后时段,他在岗位上几次吐血,直到撑不住,才被送进医院;临终前,他记挂的还是工作。他走后,在遗体告别仪式上有2000多人挥泪送别。群众都说:“这个局长有正气!”“威信走了个好局长。”
坚守岗位至生命终点
王永明,1971年5月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1994年7月于云南大学毕业后到昭通市公安局工作,历任政治部干部科副科长、科长、政治部副主任、行动技术支队政委。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任巧家县公安局白鹤滩分局局长,2013年6月任威信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
2016年3月4日,王永明因病不幸去世,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警察兄弟和公安事业,年仅45岁。
据威信县公安局警务保障室驾驶员骆金红回忆说,今年1月中旬的一天,王永明在处理完一些工作后对他说:“小骆,我可能不行了,送我去泸州看看。”骆金红看到他头发蓬乱,气色很差,手背也是青的,便赶紧载着他回到宿舍匆忙帮着收拾了几件衣物就往泸州赶。
其实,王永明身体不舒服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还一直失眠,且时常伴随肩背疼痛,因为忙一直也没去医院好好看看。直到10多天前,身体实在不行了,任公安局长两年多的他,第一次开口向县委书记请了两天假,到医院检查。医生看了B超后告诉他:“你肝上有斑点,得注意休息,具体检查结果要过几天才知道。”
王永明得知自己肝部出现了问题,但也没想到会那么严重,妻子嘱咐他一定要到大医院再看看,王永明答应着又投入了工作。为了新一年各项工作的良好开局,元旦节一收假回来他就忍着剧烈的疼痛,带领政工民警到庙沟、长安、麟凤3个派出所调研指导,直到半夜才返回威信县城宿舍,没想到这次他还有8个派出所没去就因为病危住进了医院。
那天王永明和骆金红到了泸州市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后,医生检查后告诉他情况很严重。威信县公安局政委余发鹏后来说,当天上午他还跟王永明碰面,只知道他身体不舒服,不料下午就接到骆金红的电话,说王局长病危,正在抢救。在医院见到王永明时,他还是一心挂着案子,对余发鹏说:“老余,明天的事情,我不能参加了,交给你全权处理。”在医院抢救期间,王永明只要是清醒状态仍然心系工作,不停询问前来看望他的同事各项工作进展。
住进医院两天后,王永明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妻子很难过,但怕他多想就没告诉他结果,“没事,只是肝硬化,医生说可以治好的。”王永明心里隐约知道自己的病很重,只是也不想捅破这层窗户纸让一家人伤心。这一年,一家人陪他在医院过了最后一个春节。
率先垂范保一方安宁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最大的忠诚就是‘多破案,快破案’。没有这样一种责任感,就不配做警察。作为一名公安领导干部,最大的忠诚就是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这是王永明的从警格言。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在威信任职两年多来,王永明带领全局民警攻坚克难,屡破大案。
2014年3月4日,威信县旧城镇发生一起杀人案,接到报警时已是晚上10点钟,王永明不顾工作一天的疲惫,立即赶赴现场指导侦查工作。连续工作5小时后,案情终于获得重大进展,于3月5日凌晨将犯罪嫌疑人詹某抓获。
王永明是一个永不停息、冲锋不止的勇士。只要有案件发生,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
“人民警察不但要破大案,更要破关乎群众民生的小案。因为小案连着民心。”王永明总这样要求全体民警。2015年4月以来,威信县双河乡、水田镇接连发生多起耕牛被盗案,给当地群众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案件发生后,王永明立即抽调警力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侦查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一个从盗窃到销赃 “一条龙”的盗窃耕牛团伙被成功打掉,抓获嫌疑人4名,缴获涉案货车1辆,追回被盗耕牛7头。
“每个警察都要怀着一颗救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的心去工作,所以我们不能讲索取,只能讲奉献。”时至今日,王永明这番话更加的意味深长。为干好公安工作,王永明不遗余力,曾反复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争取支持,于2015年12月底在县城和乡镇建成350个监控探头接入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在全市首家实现城区、乡镇集镇监控建设全覆盖。
2014年6月,王永明在和民警交流过程中,得知已经50岁的民警何德敏20年前有饲养警犬的经历,便立即上门请何德敏再次出马饲养警犬。2014年9月,威信县公安局筹资建成警犬基地,警犬从1只发展到了5只,先后为威信县及周边县区破获数十起重大案件。
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王永明多渠道筹资200万元改善落后的教育训练条件,完成了集射击场、室内外训练场、多媒体教室于一体的威信县公安局教育训练基地建设,为提升全局民警能力素质搭建了一个好平台。
关爱民警严于律己
面对犯罪分子,王永明一身正气,擎剑惩凶。面对自己的下属,他如兄长如朋友,宽容温和,关爱备至。
肖发涛是威信县公安局副局长、扎西派出所所长,他说,在他刚任扎西派出所所长时,由于经验不足工作出了些小纰漏,恰遇到王局长到派出所检查工作,肖发涛心想该被局长严厉批评了,谁知局长没生气,也没拿出领导的姿态,而是像兄长一样耐心地指导。吃饭的时候,肖发涛让人到外面端了一只鸡回来,心想局长第一次来得加个餐,没想到王局长却为此不高兴了,说:“发涛,可能你还不了解我的为人,你把工作做好就是对我最好的心意了。”
曾仕权是扎西派出所民警,夫妻俩一直两地分居,家中父母身体不好,年幼的孩子无人照顾。2014年5月的一天,他突然接到县公安局政工科打来的电话,说王局长要给他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让把妻子的工作情况形成材料报政工科。两个月后,妻子接到了县教育局办理调动手续的通知。原来王永明在走访中了解到曾仕权的困难后,多次找分管教育、人事的县领导和教育、人事部门负责人协商,通过努力,事情终于得以顺利解决。
在威信县公安局民警们的印象中,王永明永远是一身朴素的着装,全身上下没有一件名牌衣服,手上一直戴着女儿送给他价值几十块钱的电子表,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要求不高,能吃饱穿暖就行”。在多次跟刑侦大队外出追逃中,王永明也从不搞特殊,从不铺张浪费,与民警尽量住价格便宜的普通旅馆,有时为了节约时间午饭一盒方便面就打发了,他常说:“我们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办案经费能省一分是一分。”
临终前,王永明还对家属进行了最后的交代:“我死后,不能跟组织提任何要求;不能给组织添任何麻烦;不能收取一分钱的礼金。”王永明就是这样,对自己严格要求,但民警的困难和期望无论多难他都要去解决去争取。
情系群众无私奉献
在所有人熟悉的人印象中,王永明是个非常节俭的人。可是他的节俭不是抠。2015年6月12日,高田乡鱼井村田坝村民小组的钱永龙家中失火,两个孩子在家玩火时不慎把屋内蚊帐点燃,顷刻间不仅房子在大火中毁于一旦,两个孩子也在火灾中丧生。王永明接到警情后立即带领相关民警赶赴火灾现场处置,之后他了解到钱永龙全家一年收入只有几千块钱,而两个孩子的外祖父也在救火过程中摔断了手臂。王永明毫不犹豫把身上所带的1000多元现金全部交给了钱永龙的妻子,又马不停蹄向民政部门争取了一万元困难补助,向乡政府争取了棉被等生活用品及6000元生活补助,交给了钱永龙一家。
2015年10月15日,王永明到罗布镇簸火村开展工作时,走到下马田村民小组,见到村民杨发才等5户特困群众的家庭现状,当即把自己身上1500元钱全部分给5户群众解决燃眉之急。
2015年8月14日晚,威信县暴雨倾盆。晚上10点多,放心不下的王永明带领值班民警,冒雨沿主要河流和道路查看险情,并向县委政府报告,为全县抗洪抢险赢得了先机。在之后连续10天的抢险救援工作中,王永明总是第一个到达,最后一个撤离。每逢节假日,王永明只要人在威信总是参与到城区巡防队伍中,往返于各学校周边、城郊结合部、人员密集场所和偏僻小巷。
在王永明任职威信县公安局局长的两年多时间里,县公安局工作整体排名从2013年全县第7名上升到了2014年第5名,再到2015年第2名。在他22年的从警生涯中,为守护百姓平安,惩恶扬善出生入死。正如威信县公安局副局长宗德群所说:“王局长把他的爱、他的情都奉献给了公安事业和人民群众。”
记者/周建英 鹿晋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