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阳“微力量”撬动工作“大提速”

    2016-06-17 10:47:04

独特的平台   别样的温暖

隆阳“微力量”撬动工作“大提速”

浦绍猛 通讯员 林日娣

利用新媒体平台,充分运用微信警务,将宣传视角聚焦长期扎根基层,在工作中不计个人得失,默默奉献的普通民警。2015年,隆阳警方微信在全省公检法新媒体排名一直保持前3名,在第21期排名中高居榜首,创造了单条微信点击率超过15万的新纪录。

如果不了解保山市公安局隆阳警方微信,谁都不会想到,一个区县级警方开通的微信,在短短2年时间就拥有近4万粉丝。隆阳警方微信因为亲民、敢说、包容、及时处理和反馈网友意见和建议,一些网友更是纷纷自发将其推荐给更多的网友关注。从市井民生、打击犯罪、平安创建、社会治理,真情求助的微信发布中,那一股股涌动的渴盼清晰可见。隆阳警方微信的这个春天,我们满怀期待……

 

发动群众的大平台

打开两年来隆阳警方微信窗口,回眸两年来隆阳警方一条条微信、一个个故事、一组组亮眼数据……交织在一起,清晰勾画出两年间隆阳警方微信发展之路。

2015128日,隆阳警方发布微信征集“111718时,左女士停放在龙泉路门口的电动摩托车被盗”案线索,嫌疑人带着孩子偷盗摩托车的视频截图被发布后,热心的网民纷纷转发,一时间隆阳警方接到的举报不断,各种线索、信息络绎不绝地汇集到刑侦大队。

经侦查民警顺线追踪,几天后便将嫌疑人抓获。经审讯,犯罪嫌疑人李某如实交代了自11月以来,盗窃摩托车、电瓶车,共作案6起的犯罪事实。

该案的破获,充分显示了微信警务的强大力量。

20151229日,微信平台接到群众连续举报,西邑乡有人贩毒。接到举报后,“隆阳警方”及时将此线索交由派出所和禁毒大队办理。经过派出所和禁毒大队的及时侦破。目前,李某虎、李某志、吴某、王某、吴某建5人因吸毒被依法社区戒毒,李某因贩卖毒品被依法刑事拘留。

案件的查处,得益于群众的积极举报。

案件侦破后,隆阳警方及时在微信平台发布及时兑现红包奖励的信息,请举报者再次与“隆阳警方”联系,领取红包!

隆阳警方微信为群众报警和举证等提供了全新便捷的渠道,逐渐成为群众与隆阳警方联系互动的新纽带,为警方及时破案、化解险情、排除安全隐患等立下了新的战功。

隆阳分局新闻中心负责微信平台的李潘介绍,在不断利用微信公众号报警功能加强警民互动的同时,隆阳警方在微信平台发布了“红包奖励举报”的新措施。如果群众举报属实,隆阳分局对举报人按照案件的性质和影响,警方将直接通过微信红包来发放奖励。这一奖励举措既提高了案件查处的精确度,又提升了群众举报的积极性。

隆阳警方微信平台将群众的举报线索,及时提供给分局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案件的性质,及时将案件指令给相关部门办理。同时隆阳警方微信平台采取主动的应对措施,及时与网友互动,获得了许多网友的赞扬。

随之而来的,也是粉丝的激增,隆阳警方微信平台开通仅半年,粉丝数量很快就突破3万,平均每天增加近千粉丝。隆阳警方微信平台自20145月开通以来,目前平台关注人数已达33000多人,共接受群众举报320余起,其中有效举报达164起,微信红包奖励7000余元。

 

警务宣传的新窗口

在“人人拥有麦克风”的微信时代,隆阳警方利用微信聚民智构建和谐、打击犯罪维护稳定,促进了隆阳公安与社会公民的良性互动、信息互补和情感互信,树立隆阳公安良好的社会形象,拉近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的距离。

2014124日,隆阳警方微信平台发布第二期隆阳警察故事。讲述的是一民警出警调解纠纷的事例。一天,隆阳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巡逻民警接到指令:在辖区某菜市场,两人因购物发生纠纷。接到报警后,巡逻民警火速赶往现场。

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从双方争执中,处警民警大致明白了前因后果。原来,当天上午市民李大妈一大早就到菜市场买菜,走到卖鸡的摊位前,决定买只鸡为小孙子改善一下伙食。卖鸡的师傅很快便将一只活蹦乱跳的公鸡宰杀好递给李大妈。可就在此时,双方因为价格上的问题发生了争执,李大妈一气之下拨打110电话请民警来评理。

眼看双方是针尖对麦芒,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得民警头都晕了。

民警对双方进行劝说,但双方各执一词,说不到一块去。民警灵机一动,自己掏出60元钱,说:“你们别为这一点小事儿伤了和气,这鸡我买了!”双方的争执一下子停了下来,急忙表示:不能这样,不能这样……

这时围观的群众也帮着劝说:“你们双方各让一步,别为难我们的警察了!”最后,双方各让5块钱,了结争执,各自散去。

2016528日,西邑派出所值班电话急促的响起,值班民警接通电话,那边传来焦急的声音:“在西邑乡补麻村,我侄儿子被困在地底下了,请你们来帮助我们把他挖出来。”警情紧急,西邑派出所立即赶往现场。到达现场后,只见公路边几名群众正在用锄头拼命地往地下挖。经民警向周边群众了解得知,当日下午5时许,被困男童小佳与同村玩伴小元在村子附近玩耍时,见到路边有个大洞,便好奇地钻进去玩,二人顺着洞往里爬,越爬越深,两孩子感到有些害怕了,便准备往回走,结果个子相对较小的小元倒是顺利爬了出来,而小佳却被困在了其中无法动弹。经查看,该洞是一条村里打算用来运输水的地下水泥管道。情况紧急,考虑到管道呈斜坡状延伸至地下2米多深,洞口较小,成年人无法进入,只能从管道两侧想办法施救。民警立即联系消防大队找专业设备前来支援。等待消防大队的同时,为不错过营救孩子的最佳时机,民警请村委会找来了挖掘机到现场支援,最终在警民的通力协作下,大家挖到了孩子被困的管道附近。消防大队也赶到后,消防官兵使用专业工具很快将水泥管道切开,并将孩子从管道内救了出来。孩子被抱出那一刻,围观村民们大声叫好,家长悬着的心也落了下来。

隆阳分局新闻中心及时将这一事件发布到隆阳警方微信平台上,并提醒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安全,做好监护职责。消息发布后,得到了许多微信群众的点赞。

 

警民互动的新纽带

据了解,目前隆阳警方微信公众号开通报警的功能外,还承担起回复便民措施和舆情引导等职责,为新形势下的警务工作带来全新风貌。

2016515日,蒲缥派出所接村民电话报警称:“在马家寨南天头有一个老人掉到田里,看样子已经好长时间了,老人身边有一只狗守着,我们不敢靠近,请警察同志来看一下。”

接警后,派出所值班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在村民的协助下将老人从田里抬到了路边。但老人情况极为危急,口吐白沫,四肢僵硬。民警见状,立即联系蒲缥卫生院救护车前来抢救。将老人送到卫生院后,民警试图联系其家属,但老人已昏迷,现场周边群众都说不认识该老人,核实老人身份信息成了摆在民警面前最大的难题。

就在这时,民警想到了可以通过微信群向身边的朋友同事寻求帮助。信息刚发布不到一个小时,蒲缥及隆阳区各乡镇的热心群众朋友圈就纷纷被这条爱心寻人启事刷了屏。3个小时不到的时间,蒲缥镇双河村村干部传来了好消息,这位老人系蒲缥镇双河村委会下仁河1组居民,黄某某,现年70岁。通过群众提供的信息,民警与老人家属及时取得了联系,家属及时赶到了卫生院办理老人住院治疗事宜。

如今,隆阳警方微信平台在隆阳的获得了较好的影响力。为此,还专门做了爱护环境卫生、文明过马路做文明市民的两期社会公益宣传,较好的教育了民众,效果明显。

一网友跟帖说,每天看微信中的信息,感到他们很认真,更新及时,内容丰富,的确是把微信当做一件事情来好好做,为隆阳警方的这种态度,赞一个!

据隆阳分局副局长周梁介绍:隆阳警方正是利用微信便捷快速的特点,广泛发动群众提供违法线索、参与社会治安管理,提高公安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网友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公安社会管理创新水平。群众采用微信报警时可现场拍照,便于警方及时获取现场信息,对熟悉本地社区情况的民警来说,这些图片都为掌握更多线索提供了帮助。警方可以通过微信图片、地址分享以及姓名等有效信息,在接到群众求助后提高警情辨别的效率和出警速度。微信的便捷功能已经深入人心,对警方接纳群众拍照举报,了解犯罪嫌疑人情况以及案发现场证据,调解事故纠纷等有直接的帮助。

 到今天,保山市公安局隆阳分局开通微信两周年,粉丝达到4万,不容易。就像一个刚刚出世的孩子,还面对着这世界上不同的人各种不同的眼光,如今她过了两周岁,正蹒跚行走,成为获得大家认可的健康快乐宝宝。她的成长,见证了隆阳分局警务改革、信息公开、执法为民的历程,更凝聚了警民互动、共铸法治社会的历程,从侧面也折射出隆阳公安改革创新、中国法治进步的动率,值得期待。隆阳警方微信也借助这种“微力量”,迎来了他“微时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