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毒瘤扼杀在萌芽状态
2016-06-17 13:07:11
将毒瘤扼杀在萌芽状态
文/熊 菲
目前,文山州共有易制毒化学品经营使用单位191家。截至目前,191家单位全部安装并注册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安装率达到100%。
易制毒化学品并非毒品,但它们是制造毒品的母体原料。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现在的“冰毒”“摇头丸”“K粉”“小马”都是不经过种植,直接用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这些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产生严重依赖性,危害巨大。做好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工作,就能将毒瘤扼杀在萌芽状态。
如果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被犯罪分子所利用,就会制成各类毒品危害社会。因此,规范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行为,防止易制毒化学品被用于制造毒品,如今已经成了禁毒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些内容。近年来,文山州公安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的管控工作,严防易制毒化学品漏管失控流入非法渠道。
在文山,大部分易制毒化学品经营使用单位主要使用的是盐酸、硫酸等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民警介绍,“近年来,文山州未发生过易制毒化学品使用、储存安全事故,主要就是因为文山十分重视对这些单位的宣传教育工作,并探索出一整套工作机制。对这些企业,我们明确由禁毒部门牵头、辖区派出所具体负责,集中对易制毒化学品单位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从源头上增强企业对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监管重要性的认识,筑牢企业自身安全监管防线。”
除了宣传教育工作外,文山州公安机关还对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开展培训,提升企业自身监管防范能力。“同时我们也开设专门的课程,加强了对民警的业务培训,增加民警易制毒化学品种类、属性、检验方法、管制方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切实提升民警执法水平和查处能力,真正做到每个民警会发现隐患漏洞、会查处违法行为。”
文山州公安机关还建立了等级化管控体系。对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内部管理、化学品用量、制度建设、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不同等级,实行等级化管理。分为三个等级:重点管控单位、一般管控单位和初级管控单位。
警方对经营使用易制毒化学品,内部管理较差,防范措施不强的单位实行重点管控,每月检查两次,查单位仓库值班情况,台账资料登记情况,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及时查处违规违法行为;对内部管理较好,防范措施一般的单位实行一般管控,每月检查一次;对内部管理和防范措施很好的单位实行初级管控,每季度检查一次。年底对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开展等级评定,按照企业获评的不同等级,第二年适用不同的管理模式。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涉及公安、环保、安监、交运等多个部门,要做好易制毒化学品管控工作,必须加强横向联系。文山建立了由公安机关牵头,多部门联动的易制毒化学品管控体系,充分实现了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资源互补,让各个相关部门都能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对辖区内易制毒化学品单位进行联合检查,联手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从而形成一个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有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