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盟“法制走边关”受欢迎

    2016-06-24 10:29:05


本报讯(张 通讯员 飞)“通过‘送法、送戏、送情’下乡,切实把法制理念、法律法规、国家惠民政策,送到边境一线农村群众手中。”为切实提高西盟边境一线广大农村群众的法制意识,增强群众法制观念,营造边境和谐稳定,西盟县在2014年开始启动“法制走边关”活动和禁毒宣传周活动。

“每年,西盟县公安局都会联合检察院、司法、民政、人社、国土、林业、文化广播、卫生、防艾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组成工作队,深入到西盟县新厂镇、翁嘎科镇等7个村组、5所学校开展声势浩大的‘法制走边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活动。”西盟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曲跃超介绍,禁毒部门通过在边境一线学校、村寨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摆放展板、播放警示教育片、康复回归社会吸毒人员现身说法、毒品实物展等形式,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并坚持把法制宣传教育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充分构建法制宣传与法律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当初吸毒,是因为朋友说吸了‘小麻’后酒量会增大,而且醒酒也快,就因为一时好奇才染上了毒瘾。现在,已经进行了两次强戒,才逐渐断绝了毒瘾。等回去后,我一定用自己的经历教育民族村寨的群众,坚决不能再走我的弯路了……”在西盟县戒毒康复中心,勐卡村委会的岩某某说起自己的吸毒经历时十分懊悔。因为吸毒,近年来他已花费了四五万元钱;不但将家底挥霍空了,连媳妇都跑了。

西盟县公安局勐卡派出所副所长李晓东负责康复中心的工作,在戒毒工作中非常注重用学员自身的例子来教育其他的学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戒毒者来说,生理毒瘾很容易戒掉,要想戒掉心理毒瘾就难了。所以,在平时的戒毒工作中,我们给戒毒康复中心的学员讲解了吸毒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危害。通过现身说法的案例,让学员们彻底从心理上截断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