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厂的故事
2016-07-08 10:42:50
青龙厂的故事
通讯员 李浏华 黄 华
在昆明通往泰国曼谷的“昆曼国际大通道”上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叫青龙厂,它位于玉溪境内的崇山峻岭中,是“金三角”地区毒品向我国南线渗透的重要过境通道,玉溪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流动警务站就设在这里。八年来,青龙厂警务站共查获16起武装持枪贩毒案,却无一流血牺牲,创造了云南禁毒史上在公开查缉中无一兵一卒伤亡的奇迹。
决不让毒品从自己手上溜走
2012年2月6日元宵佳节的晚上,警务站44岁的老民警范西华和其他查缉队员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凌晨1时50分,一辆从孟连开往昆明的卧铺大客车驶入警务站。范西华在对29床的一名中年男子时进行检查时,虽然男子对询问对答如流、滴水不漏,但他还是从男子的眼神中捕捉到了一丝慌乱和不安,直觉告诉他这个人有疑点。然而在对此人的身体和随身行李检查时,并未发现毒品。为证明自己的判断,范西华从车头到车尾细细排查,将整个车厢查了一遍,又一个人爬到行李舱里挨个检查,可还是没有发现毒品。
这时有乘客开始抱怨,说不能这样耽搁他们的时间。,一旁的战友也悄悄和范西华说,可能判断错了。
“绝不让毒品从自己手上遛走!”范西华请求乘客们再耐心等等,又带着手电筒一头钻进行李舱,这时行李舱角落里的一台电焊机突然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轻轻把电焊机的机箱拆开,在机箱夹层里终于发现了数块毒品!随后,他又在行李舱里找到一张被撕过的行李票,与电焊机上剩余的纸片相吻合,上面清晰地写着:“29床”。
从电焊机里当场搜出毒品共有4796千克,当那名男子被带下客车,戴上手铐,全车的乘客齐声鼓起掌来。
巧破“车货分离”骗局
一个春夏之交的傍晚,民警在卡点上发现一辆奥迪小轿车形迹可疑,但多次检查并未发现毒品,于是民警向站领导报告准备放行。当时车上只有一名驾驶员,站领导根据经验判断,这很可能是一起“车货分离”的贩毒活动,一定还有其他的贩毒同伙。就在此时,附近一个村民打来电话,说在山上发现一名形迹可疑的外地人。由于人手较少时间紧迫,站领导只带了一名民警假扮村民上山。
这时天已黑尽,忽然小路上窜出一个背包的男子四处张望,民警镇定地走到他面前:“老乡,干吗呢?”对方警觉地把手摁住跨包,两名民警二话没有说,迅速扑上去控制住男子的双手。现场发现,包里是一支已经上膛的制式手枪,手枪下面是几包毒品,后来称量,一共有毒品14公斤。在此次抓捕行动中,由于平时的训练有素,毒贩的枪枝被早早控制住。
近年来,青龙厂警务站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受到国内外多家警界同行的赞誉,省公安厅把青龙厂警务站作为全省公开查缉毒品培训基地,公安部还派出北京、西藏、四川、深圳等地和海关部门的同行到青龙厂警务站跟班学习;乌兹别克斯坦、缅甸、柬埔寨、尼泊尔等国家的禁毒官员也曾到青龙厂警务站考察观摩。 第三轮禁毒人民战争期间,玉溪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流动警务站公开查缉共查破毒品案件1490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293名,缴获毒品1176.51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