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铁腕禁毒
2016-07-15 10:30:47
攻坚克难 勇于创新
保山铁腕禁毒
通讯员 张义秀
保山毗邻境外毒源地“金三角”,地处毒品通道枢纽之地,是全省、全国禁毒斗争主战场之一。保山市历届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禁毒工作,把禁毒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保山、法治保山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遏制了毒品问题发展蔓延势头,减轻了毒品对社会的危害,禁毒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保山市在2011年—2015年第三轮禁毒人民战争中的禁毒工作取得丰硕战果,并在全省考核中连获佳绩,各级禁毒部门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四禁并举”的方针,以“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的决心开展禁毒工作。
在此期间,全市共缴获毒品9.78吨,缴毒数连续5年增长,2011年,保山禁毒工作在全省考核中连续5年获得一等奖。2015年,保山边防支队芒颜边境检查站被国家禁毒委评为“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
第三轮禁毒战果丰硕
回顾已结束的第三轮禁毒人民战争,保山市坚持高位推动与部门联动相结合,坚持禁毒工作“一把手工程”,把禁毒工作纳入全市综合考核,各级党委政府按年度逐级签订禁毒工作责任状,不断完善公安、检察院、法院毒品案件协调和联席会制度。
自2011年以来,全市共查破毒品违法犯罪案件15928起(万克以上大案244起)、缴获毒品9.78吨、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9447名,缴获毒资近1亿元、各类枪支14支、子弹1765发,与第一、二轮禁毒人民战争的战果相比,案件查破数是1.4倍,缴毒数是1.3倍,抓获数是1.2倍;破获毒品刑事案件5593起、缴获毒品9.77吨、抓获毒贩7581名,侦破部、省级毒品目标案件75起。
严厉打击零星贩毒活动
由公安边防检查站和保山市成立的国内首个禁毒流动警务站首开国内先河,不断提高查缉实效,探索的禁毒公开查缉毒品经验在全省公安机关推广。2011年以来,全市通过公开查缉查破毒品案件3729起(万克大案118起),缴获毒品5.5吨,抓获犯罪嫌疑人3893名。案件数、缴毒数、抓获数分别占全市毒品刑事案件总数的66.7%、56.3%和51.2%。
保山公安严厉打击零星贩毒活动,深入开展吸毒人员排查、收戒、管控和帮教工作。全市共查破零星贩毒案件1867起,捣毁零贩窝点281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115名;共收戒吸毒人员15968人。全市公安机关于去年9月组织开展秋风扫毒行动成效显著,打零工作在全省夺得零贩案件刑拘数、逮捕数、判刑数三个第一。
腾冲市、龙陵县等县市积极组织群众参与管边控边,形成村村是哨卡、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防控格局。同时,保山市不断加大区域合作、国际合作的力度,加强涉毒情报线索输出和跨区域联合办案,联合侦破了一批经典的部、省级毒品目标案件。
大胆创新戒毒模式
保山市主动破解吸毒人员发现收戒难、戒断巩固难、回归社会难等问题,积极主动探索推行社区戒毒康复场所覆盖全部县区,努力把社区戒毒康复场所建成吸毒人员戒断毒瘾的“服务区”和回归社会的“缓冲区”。
大胆创新戒毒模式,全力推动全市戒毒康复场所的全覆盖,隆阳新雨社区、腾冲立新社区、施甸平街社区相继投入使用。2014年,全市“两抢一盗”案件立案数与2013年、2012年相比,分别下降 9.5%、11.4%。针对部分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生活费难以落实的问题,腾冲、施甸两县推动由吸毒人员户籍地所在乡镇承担;新雨社区、立新社区、平街社区已累计安置戒毒康复社区居民3569人次,占在册吸毒人员总数的20%,通过有效管控吸毒人员,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是社会治理工作,也是执法工作。保山市坚持依法行政的宗旨,从民意反思执法效果找到思路,从改变外部条件确保法律实施,通过规范管理实现最佳执法效果,走出了一条统筹解决社会问题、法律难题的路子,成效已初步显现,随着基础设施和工作机制继续完善,将在毒品问题治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力开展禁毒宣传
保山市大力开展禁毒宣传,宣传、公安、司法、教育、卫生等部门以“六进”为载体深入开展禁毒宣传。
2015年组织了近4万人参与的首届大学、中学、职校毕业生禁毒知识竞赛活动,创新研制了一批“仿真毒品实物”,向全市各类学校、企业和社会单位发放。腾冲市以花灯剧等形式开展禁毒宣传巡回演出,印发了18万册《全民禁毒宣传教育读本》进千家万户。全市通过群众举报查破毒品刑事案件1327起,占毒品刑事案件总数的24.6%;上级考核抽检全市在校学生毒品预防知晓率达100%;各级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禁毒人民战争成效,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宣传作品。
面对严峻的禁毒工作形势,保山市将在第四轮禁毒人民战争中,进一步动员各级各部门,加强毒品预防教育,抓实毒品问题重点整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坚决夺取禁毒斗争更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