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后的重逢
2016-07-15 10:33:12
26年后的重逢
通讯员 段鸿钧
7月6日下午17时许,在华坪县中心镇居民刘兴顺、何太碧家门口,人们纷纷驻足观望,当一名年轻人从一辆中巴上下来时,一对年迈的夫妇满含着喜悦的泪水快步上前,将青年男子紧紧抱在怀里,泪流满面。
失 踪
1990年4月24日,这一天对刘兴顺、何太碧夫妇一家是一个灾难之日!他俩年仅4岁的儿子小光亮去村小学门口玩耍,就再也没有回家。
不见了儿子的夫妇俩,通过各种关系、各种方式,穷尽办法,疯了似的四处苦苦寻找小光亮,但始终未果。26年来,儿子小光亮成了他们心中刻骨铭心的牵挂。
也许是上天的眷顾,也许是冥冥中的心灵感应。刘兴顺、何太碧夫妇每次收看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大型公益寻人行动《等着我》寻人节目,看到了一个个失散多年的孩子在众多热心人的帮助下又重新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后,点燃了他们寻找孩子的希望。
2016年2月21日,刘兴顺、何太碧夫妇到华坪县公安局法医室要求采集血样,请求公安机关帮忙查找于1990年4月24日在华坪县中心镇楠木完小附近失踪的儿子小光亮。华坪县公安局将二人血样采集后送到了丽江市公安局司法鉴定中心DNA实验室进行检验,并录入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失踪儿童DNA数据库。
不忍看着父母日夜煎熬,刘兴顺、何太碧夫妇的小儿子刘小浩也想到了通过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忙寻找。
而就在2015年8月,宝贝回家志愿者“诺言”接到了一个叫“李峰”的孩子寻亲任务。“诺言”根据“李峰”的描述,很快整理了“李峰”寻亲的帖子发在寻子网论坛上,帖子如下:约1986年出生,1990年被拐到河南的“李峰”寻亲。
同时,“诺言”动员“李峰”尽快去采血,以便发现疑似目标时能够迅速通过DNA比对确定。2015年11月份,化名“李峰”的小光亮到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区分局刑警大队采集血样。
几天后,丽江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大队民警通过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比对,发现刘兴顺、何太碧的血样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刑警大队于2015年12月15日采集的被拐儿童署名为小光亮的血样比中。
通过对刘兴顺、何太碧与李红亮的血样作进一步复核,3月7日,公安部打拐办作出了复核认定,认定三联体遗传关系为可疑亲生父母。
回 家
“李峰”即为小光亮,系刘兴顺、何太碧26年前失踪的儿子,现户籍所在地为河南省滑县,2007年底到广州打工,目前在一家酒店当厨师,租住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
根据小光亮描述,他26年前被带到河南省滑县的一个农户家,养父母对他视为己出,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他也隐隐约约听到自己不是养父母亲生的。在看了电影《失孤》后,他有太多感触,所以到公安机关采集了血样,想要找到亲生父母。但三个月过去了,也没有音讯,担心亲生父母没有找自己,也更害怕他们是不是出了意外。
7月5日晚,在广州市公安局民警的护送下,小光亮于当天21时40分乘飞机到达丽江,受到了丽江市公安局打拐办民警和宝贝回家志愿者的热情迎接。翌日,丽江市公安局打拐办民警与广州市公安局民警一起将小光亮送到了自己阔别26年的亲生父母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