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力以赴保畅通

    2016-07-15 10:36:56

大理州公安局交警支队多举措加强汛期道路安全管理

全力以赴保畅通

通讯员 宋金友

近期以来,大理州辖区连续降雨,局部地区单点暴雨频发,已接连发生洱源“6·16”、云龙“6·29”和剑川“7·7”等多次山洪泥石流灾害,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较大隐患。

为此,大理州公安局交警支队结合辖区实际,采取六项措施,切实加强汛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全力确保辖区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加强组织领导

支队专门下发了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公安交管部门严格按照州委、州人民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切实增强做好汛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坚决杜绝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紧密结合辖区实际,加紧部署,迅速制定适应本辖区汛期特点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及时完善恶劣天气道路交通应急工作预案,切实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备好救灾物资,安排好备勤人员,严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全面排查隐患

按照省厅交警总队关于暑期交通安全隐患集中整治行动的部署要求,全州公安交警部门积极协调、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对全州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全面开展排查治理,重点排查辖区受降雨影响大、易出现险情的重点路段,以及公路存在被冲毁危险的桥梁、隧道、涵洞、边坡等重点部位。

对城市道路易积水、内涝路段,以及国省道易发生塌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路段和县乡道路临水、临崖路段进行危险评估,并投入足够警力和视频监控设备,加强值守预警,确保第一时间掌握警情,第一时间果断处置。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通报相关部门进行整治。

 

提升处突能力

切实加强与气象等部门的联系, 随时掌握辖区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发布相关预警信息,道路交通受影响地区的公安交管部门要及时进行交通影响评估,研判可能出现的积水道路和泥石流、塌方等影响道路通行的情况,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突工作预案和应急联动机制,提出具体防范措施。

各地要加强应急处突演练,确保一旦出现因恶劣天气、自然灾害引发道路交通拥堵等情况,能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增派警力,提高勤务等级,加强交通指挥疏导,必要时实施交通管制措施,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严防次生事故发生。

强化巡逻管控

严格落实重点路段、重点时段不间断巡逻勤务机制,严查严处超速行驶、酒后驾驶、客车超员、无牌无证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加大对辖区路面积水、多雨多雾、急弯陡坡、临江临崖等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点段的管控力度。辖区出现大雾等恶劣天气,导致路面能见度较低,严重影响车辆安全通行,以及可能出现泥石流、道路塌方等险情的,及时采取交通分流或禁止车辆通行等应急措施,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依托交通安全服务站、交警执法站,加强执法检查,严把出城、上高速和过境关,把好通往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区、农家乐的山区的要道口,严查客车超员、凌晨2时至5时违规运行、夜间违规通行三级以下山区公路、旅游包车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切实提高事故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科学布置警力

结合全州路面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调整警力布置模式,全面总结、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性,以确保实现对重点路口、路段进行提前布控,随时掌握路面动态,提高预警能力。与上级部门做好信息“双流”工作,确保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时效性。

汛期是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时节,特别是执勤民警在雨天处置事故现场过程中会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事故中队应合理分工做好现场勘查、证据收集、秩序维护、交通管控等工作,确保事故现场的及时处置和伤员的及时救治。同时,学会在依法依规的情况下“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做到快速反应,快速勘查,使事故勘查工作迅速完成。

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值班领导和民警在岗、备勤警力和装备在位,做到每个层面都有领导负责,每个环节都有责任人执行,每个隐患点都有具体人员联系。切实做好汛期道路交通警情处置和信息收集、整理、上报工作,确保各类警情有效处置、相关信息及时上报。

 

加大宣传力度

集中组织开展好“两客一危”道路运输企业重点从业人员交通安全警示教育活动,掀起新一轮交通安全学习教育热潮。同时,积极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和微信、微博平台,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普及雨季行车安全常识,并充分利用车载显示台、情报信息板、户外LED显示屏,积极做好雨季行车安全提示工作,提醒广大驾驶人注意交通安全,文明驾驶,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