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诡异的身影

    2016-07-22 10:38:01

诡异的身影

通讯员 李慧珍 魏玉泉

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很多村子都建有小寺庙或念经堂。寺庙坐落于村子里最安静的地方,环境清幽、干净优雅,摆放着村民们精心收藏供奉的佛像、唐卡、银器、铜器等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这些代代相传的文物,是藏族群众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寄托。村里的寺庙,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地方,也是村民们祈福普利群生、幸福安康的重要地方。但是,最近发生在古镇寺庙里的系列文物被盗案,却一下搅扰了这里的静谧和祥和——

 

寺庙文物失踪

今年4月份以来,维西县公安局塔城派出所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多次接到各辖区村寺庙文物被盗报警。佛像、唐卡、银器、铜器、藏经文等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还有功德箱里的现金一夜之间不知所踪。寺庙频频被盗,群众心惴惴不安。

塔城镇塔城村柯公安曲的寺庙管理人员和新光,说起寺庙被盗的事情,尤是懊悔不已:“我对不起我们村!这些文物都是老古董了,有些还是大活佛用过的呢!是群众信得过我,才让我管理;是因为我没有保管好,我们村代代相传的宝贝才在我手里丢了。”他偷偷抹着眼泪,向到他家了解情况的民警说。

案发后,寺庙管理人员因为忙于对剩余物品进行清点,导致现场大多遭到破坏,给提取痕迹物证带来很大困难。经塔城派出所民警和维西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人员细心勘察,在现场仅提取到几个残缺不全的指纹。

根据案情分析,民警找到了多起寺庙文物被盗的规律性线索:发案时间段都是在晚上,盗窃的东西集中在佛像、唐卡、银器、铜器、藏经文等文物及功德箱里的现金。而且,盗贼的作案手法一致,基本上都是将寺庙大门的门扣夹断。所以,辖区发生的寺庙被盗案件,应该为系列盗窃寺庙文物案。

 

蹲点守候发现嫌犯

随后,民警对辖区可疑人员进行了地毯式的梳理排查,可是始终没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为寻找案件突破口,民警一再梳理案情:寺庙内的贡品很多,而嫌疑人只对有价值的唐卡、佛像、宝瓶、藏传经文等文物“情有独钟”,可能是嫌疑人考虑在销赃时比较方便。嫌疑人尝到“甜头”后,肯定还会对其他寺庙下手。

于是,办案民警通宵蹲点守候,并且在每个寺庙的周围都安排了治安人员巡查。

经过近一个月的蹲守,529日凌晨,民警接到治安人员的电话:“刚才,我在寺庙周围巡查,发现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背着一个口袋上了一辆微型面包车。车子向塔城方向开走了,由于天黑我只看到是大理的牌照,后两位数是68。我看着有点不对劲,随后跑到寺庙查看了一下,结果寺庙又被盗了。”

民警收到线索后,迅速集合、分组控制了各个交通要道路,同时在辖区进行巡逻排查。

 

父子做贼双双落网

天快亮时,安静的藏族村寨开始活跃起来。就在民警准备收队时,一辆灰色大理牌照的微型面包车从旁一闪而过。民警怀疑这正是苦苦等待的嫌疑车辆,立即掉头跟上嫌疑车。在找到有利地势后,果断将灰色微型面包车逼停,进行排查询问。

在对驾驶人询问过程中,民警注意到驾驶人双手不停发抖、脸色煞白,说话也支支吾吾。随后,民警对车辆进行了搜查,在后排座上搜查到土质的小佛像10余个、藏经文卷1卷、木刻雕刻版5块等文物。

民警迅速将车上2人控制,带回派出所讯问。经讯问得知:2名犯罪嫌疑人系父子关系,洱源县茈碧湖镇人。在香维线二级公路施工时,犯罪嫌疑人杨某某一直在塔城镇打工,所以熟悉这边的环境。最近,因赌博把近年来攒下来的钱输光后,想起在塔城镇打工时曾看到寺庙里供奉的各种文物,就动起了邪念。在证据面前,杨某父子交代了先后6次到寺庙、念经堂盗窃佛像、唐卡、藏经文等物品的犯罪事实。

塔城镇寺庙系列被盗案终于告破,被盗的文物大部分成功被追回,镇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