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洱全力打造绿色生命“防护屏障”
2016-07-29 11:33:38
整合资源 发挥优势 形成合力
宁洱全力打造绿色生命“防护屏障”
记者 张 密 通讯员 李兴文
从去年开始,一些经常往返在宁洱农村道路的司机们忽然发现,在一些危险路段和临崖临水路段,出现了一排排细细的、淡淡的绿意,遮挡在路边。尽管那些绿意还不足以遮挡住失控车辆,但却给司机们一个很大的提醒——这就是宁洱县公安局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将植树造林项目移植到交通安全工作中,逐渐构建起农村道路的绿色生命“防护屏障”。
 
山高谷深 农村公路安全隐患突出
普义乡位于宁洱县东南部,地处哀牢山余脉,因为山高谷深、山梁纵横,农村公路条件极差,弯大坡陡,道路崎岖艰险,96%以上的山路依山傍水而行。
“以前农路道路不通时,农产品卖不出去。好不容易才盼着商贩进来收购农产品了,但是价格杀得很低。现在,农村道路全部硬化后,我们自己就可以开车将农副产品运出去卖,价格也高了很多。”说起农村道路硬化后给民族村寨的群众带来的好处,宁洱县普义镇曼芽村村民王亚就很开心。但同时他也有故虑,因为山高路险,农村道路缺少安全设施。在经过危险路段时,大家还是胆战心惊。
针对群众的反映,近年来,普义乡党委、政府把乡村道路建设作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大资金硬化农村道路改扩建和路面改造,安装警示标志牌,设置警示带、警示木桩、减速带等,确保道路警示设施完善。
“我们还在临崖临水路段等隐患路段实施绿色生命防护工程,保障全乡道路通畅。”在普义乡乡长杨金波的介绍中,第一次提到了宁洱县公安局整合资源、全面实施的“绿色生命防护工程”。
惨痛车祸 暴露防护设施严重缺失
2015年1月6日,宁洱县梅子镇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面包车坠落到112米的山崖下,车上6人当场死亡。这次交通事故社会影响较大,暴露出农村地区机动车驾驶人职业素质不高、道路安全防护设施缺失等突出问题。
痛定思痛,宁洱县委县政府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先后8次组织召开全县道路安全工作专题会议,6次下发通知,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
“近年来,宁洱县步入了道路交通大发展阶段。截至2015年底,全县机动车保有量达60786辆,机动车驾驶人达52460人,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151公里,其中90%以上是县乡和乡村农村道路。与快速增长的道路交通要素相比,道路交通安全基础仍较为薄弱。”
宁洱县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大队长罗子铭说,受公路点多、线长、面广等客观因素影响,以及资金、环境、理念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全县公路交通在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大的同时,质量和功能、服务和管理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由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县级财政,中央车购税和省市级财政补助有限,总投资尚难完成路面工程实施,更无力配套资金建设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造成‘路越修越多、隐患也越来越多’的困境。”
整合资源 构建绿色生命防护屏障
“全县农村道路4151公里,道路急转陡坡、临崖临水等重点路段内的安全隐患就有188个,如果全部加设安全设施需要资金2亿元。”宁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和相关领导考察后,将一份综合材料送到了宁洱县公安局局长孙武面前。
“宁洱县还是贫困县,如果全部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用来改善农村危险路段的交通安全设施是不切实际的,必须另外寻找办法。”整合资源是孙武的强项,也是他一直坚持的工作方法。“林业局和畜牧局每年都有植树、种草的计划和项目,能不能将森林的‘连片种植’变成在农村道路两侧的‘连线种植’?”
按照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总体部署要求,结合宁洱农村公路实际,在全县农村公路实施具有本土特色的“绿色生命防护工程”。以经济、环保、有效的办法来解决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通行水平。孙武和宁洱县公安局党委提出的具有本土特点的新理念——“绿色生命防护工程”。
“在农村公路沿线以植树造林代替防护栏、防护墩等交通安全防护硬件设施建设,就是构筑‘绿色生命防护屏障’的目的。”罗子铭说,这个全新而实用的概念,立即引起了全县各部门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一场举全县之力建设的工程,在宁洱拉开了序幕。
“力争用两年时间,全面完成农村公路沿线植树造林工作;再通过两到三年努力,让栽种苗木成才成林,结合防护栏、防撞墩墙等安全防护硬件设施建设,将全县辖区内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的安全隐患全部治理到位。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县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路安全防护水平显著提高、翻坠车事故大幅下降的目标。”
据统计,目前,宁洱县农村公路已经完成了386.8公里、14.3万株的苗木种植,一道“绿色生命防护屏障”初现雏形。
“我们所做的‘绿色生命防护工程’,目前是不会呈现突出的效益,但十年八年后,当现在种下的一株株小树长成参天大树时,就会显现出它的作用和效益了。今年,全县将加大力度,再栽种30万株苗木;并多方协调管护费用20万元,加大苗木成活率。”孙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