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文化添彩警队建设
2016-08-05 13:37:44
职业文化添彩警队建设
——红河州公安警察职业文化建设散记
通讯员 邓 铎
“警察职业文化建设,是公安机关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第一抓手,是打造具有‘坚定职业操守、专业职业素养、良好职业形象’一流职业警队的有效保障。”——红河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州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许洋。
 
让警察职业文化成为队伍建设的灵魂柱
“长久以来,公安文化建设功能模糊化,忽略了管理战略、价值理念和制度文化的建设,导致很多公安文化没有与教育管理及业务工作做到有机结合,纯粹为‘娱乐’活动,使得公安建设始终在浅层次、低水平徘徊。正是这种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对公安文化的淡漠,也正是这种思想认识上的浮浅,一直以来把公安文化定格在队伍建设的边缘。”红河州公安局局长许洋表示。
“每个季度,州公安局政治部都会派出考察组,结合各县市公安局上报情况,对全州公安队伍思想状况进行调查,倾听民警心声。”州公安局政治部主任彭希莲指出,因为“加班熬夜、工作繁多、压力巨大”等因素,民警“职业认同感、警队归属感、警察荣誉感”正在弱化流失。
为此,红河州公安局党委提出以塑造“忠诚、担当、善谋、敦行”的红河公安精神,锻造“血性、理性、阳光、阳刚”的警队作风为核心,紧扣“职业化”,加大对“公安文化”的换档升级,实践充实了“警察职业文化”这个概念。
今年5月,红河州公安机关统一为全州500多名离退休老民警颁发了“从警纪念章”。纪念章正面是红河公安警方LOGO标识,背面则是州公安局党委对老民警从警生涯最客观的褒奖与肯定。“老一辈公安民警为公安事业付出了青春、汗水与热血,颁发‘从警纪念章’,就是要以警察职业文化这一特色载体,重温、回顾、传承公安历史和优秀传统,并让公安老前辈们继续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关爱。”州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李红光说。
除了老民警,在职业文化浸染下,州公安局通过一系列警察荣誉制度、民警表彰奖励制度的建立,为优秀的年轻民警提供了向上提升的空间。年初,情报中心年轻民警毛一帆在公安部组织的“公安云搜索”应用技能比武中,作为云南省唯一代表,以优异表现获评公安部“公安云搜索优秀选手”荣誉称号。比武结束后一星期内,州公安局党委便派出副局长带队到部门对毛一帆进行了即时表彰。
让警察职业文化成为社会共融的连心桥
今年7月,这台名为“红河州公安机关警察职业文化建设成果展演暨‘最美警嫂’颁奖礼”的文艺汇演在蒙自举行,全州近百名公安民警全情参与,十余个歌舞、语言类节目均为民警本色演出。通过警察职业文化的柔性输出和多重载体的精品化包装,晚会向到场的1200多名观众系统展示公安文化成果与全州民警风采,极大地催化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在社会中落地生根。
“新时期,公安队伍地位特殊,绝不能满足停滞在‘自说自话’的小格局中。社会渴望了解公安,公安需要社会支持!” 州公安局副局长樊同贵说。
经多方策划,自2016年4月起,红河州公安机关首届警察职业文化节盛大开幕,包括“最美警嫂”评选活动在内的“公安基层文化行、‘红河警察故事’讲演、三微主题大赛作品展播、红河公安精神解读征文、‘群众工作轶事’书画摄影展”等十项活动全面铺开。自此,以州府蒙自市为圆心,全州警察职业文化的星星火种在13个县、市公安机关广为播撒,已成燎原之势。
让警察职业文化成为公安宣传的新闻源
“长久以来,公安宣传紧扣打防管控、救助服务等职能点充分展示公安形象,但却受制于案件类别、报道方式、宣传角度等因素,题材单薄且收效不高。”政治部主任彭希莲表示,着眼警察职业文化建设的成果运用,将为公安宣传带来采掘不尽的“富矿”。
2016年5月,红河州公安局在公安部主管、人民公安报社主办的“中国警察网”首页开通了集信息、图片、视频、音乐、互动“五位一体”的红河州公安机关首届警察职业文化节专题网页,利用权威主流媒体进行成果展示。同期,红河公安自主创作的8幅《警察故事》手绘插画,得到了公安部政治部、公安部宣传局的高度认可,入围“公安网络正能量十佳评选活动”展播;在云南省公安机关“三微大赛”评选中,红河州18部微博、微信、微电影批量入围,社会反响强烈。
“警察职业文化需要载体,只有把思想意识具象化,社会大众才更易接受。”彭希莲强调,红河公安精神、公安宣传海报、警察故事插画、警事题材微电影等载体环环相扣,更注重提炼警察的职业属性,有效将职业文化元素植入到民警笔记本、警察书签、警用鼠标垫等周边文化产品,成为润物无声的重要手段。
红河州13家县、市公安机关依据自身特点,结合警察职业文化建设,均大有所为。泸西县公安局打造出“金鹰学校”县级公安机关全新战训模式;开远市公安局围绕“幸福小站”服务站点强化全勤警务;蒙自市公安局举办“警察职业文化年”系列丰富活动;个旧、金平两地公安机关先后举办警民文艺汇演……全州呈现出多点开花,百花争艳的良好态势。



